人類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只有時刻反省自己,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明白自己的能力與狀態,才能避免因為錯誤的言行給自己帶來問題,讓自己不斷進步。
孟子和齊宣王兩個人之中有這樣一番對話,其中所涵蓋的智慧就是一個人需要時刻審視自我,避免好高騖遠的慾望,給自己帶來問題的道理。
有一天孟子問齊宣王:“大王所要達到的目標,能不能說給我聽聽?”
齊宣王笑了一下,沒有回答。
孟子說:“是好吃的東西,不能滿足您的胃口嗎?還是又輕又暖的高階服裝,不能滿足您身體的需要,還是各種色彩不能滿足您眼睛的需求?還是音樂不能滿足你耳朵的需要,大王的臣子完全能滿足您上述的需要,為什麼還要追求這些呢?”
齊宣王說:“不,我不追求這個。”
孟子說:“既然大王不圖感官的享受,那麼大王高遠的目標就很清楚,想拓展國土,讓秦、楚等大國向您稱臣,君臨中原而安定邊境,但是您的辦法和您想達到的目的就好像緣木求魚一樣。”
齊宣王說:“有那麼嚴重嗎?”
孟子說:“比我說的還要嚴重,緣木求魚,抓不到魚也不會有什麼禍患,但是您的方式一定會有災禍,小國本來就不是大國的對手,少不可敵多,弱國也不能對抗強國,天下像齊國這樣的國家共有9個,齊國的土地也就佔據1/9,靠一個國家去征服另外8個,勝算太小,您為什麼不能從根處著手呢?”
透過孟子和齊全王的對話,我們可以看出來,齊宣王的想法就是用自己的野心征服其他8個國家,凌駕於中原之上,做中原的霸主。
但是孟子卻在這裡提醒齊宣王,您的想法不錯,但是這整個狀態就是“緣木求魚”。
人類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只有時刻反省自己,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明白自己的能力與狀態,才能避免因為錯誤的言行給自己帶來問題,讓自己不斷進步。
孟子和齊宣王兩個人之中有這樣一番對話,其中所涵蓋的智慧就是一個人需要時刻審視自我,避免好高騖遠的慾望,給自己帶來問題的道理。
有一天孟子問齊宣王:“大王所要達到的目標,能不能說給我聽聽?”
齊宣王笑了一下,沒有回答。
孟子說:“是好吃的東西,不能滿足您的胃口嗎?還是又輕又暖的高階服裝,不能滿足您身體的需要,還是各種色彩不能滿足您眼睛的需求?還是音樂不能滿足你耳朵的需要,大王的臣子完全能滿足您上述的需要,為什麼還要追求這些呢?”
齊宣王說:“不,我不追求這個。”
孟子說:“既然大王不圖感官的享受,那麼大王高遠的目標就很清楚,想拓展國土,讓秦、楚等大國向您稱臣,君臨中原而安定邊境,但是您的辦法和您想達到的目的就好像緣木求魚一樣。”
齊宣王說:“有那麼嚴重嗎?”
孟子說:“比我說的還要嚴重,緣木求魚,抓不到魚也不會有什麼禍患,但是您的方式一定會有災禍,小國本來就不是大國的對手,少不可敵多,弱國也不能對抗強國,天下像齊國這樣的國家共有9個,齊國的土地也就佔據1/9,靠一個國家去征服另外8個,勝算太小,您為什麼不能從根處著手呢?”
透過孟子和齊全王的對話,我們可以看出來,齊宣王的想法就是用自己的野心征服其他8個國家,凌駕於中原之上,做中原的霸主。
但是孟子卻在這裡提醒齊宣王,您的想法不錯,但是這整個狀態就是“緣木求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