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只想做個快樂人
-
2 # 嗨逛吃逛吃
幾個方面都有。
有的人確實屬於智商低,身體差,能力不足,對過高的生活要求無能為力,到了中年需要國家政府的幫助,這類人屬於弱勢群體。
有的人屬於很努力,忙到了中年忙空了。我的朋友老鐵,就屬於這樣的人。
八七年正牌大學畢業,又是單位骨幹又是勞模,誰不羨慕。
可是呢?他趕潮流,倒電視,掙了錢又辦養雞場,雞養死了;他愛上架子鼓,接著成立樂隊,開歌廳,然後讓歌廳“老姐”(比他大八歲)給勾搭了,被迫與前妻離婚,拋棄了女兒,隨後歌廳賠錢倒閉。
他還是”重打蘿蔔另開張”,繼續努力掙錢,掙錢幹嘛?養老婆、養丈母孃,還要養前任的女兒,外帶一個惹事生非的小舅子,把個老鐵累的腰都抬不起來。現在老鐵中年了,老婆進入老年了,老鐵的任務就是陪著老婆看病,現在天天抱怨沒錢。
有的人真的運氣很差,好像與錢有仇,天生的不能有錢,有錢不是生病就是出事,反正有錢就倒黴。
跟人生活環境,心態跟能力思想膽量都有關。結婚後的人都有一種居安心理,第一考慮的是要養家餬口,講究的是穩中帶求。久而久之心態就跟著改變了,覺得自己只要有一門技術能餬口趨於平穩就可以了,開始習慣這種穩定生活,思想也開始退化。就習慣了這種不去爭搶不去努力的生活,以為只要把孩子養大能有口飯吃有份收入就可以。卻忘了時間會改變時代,學習會造就人的能力,人不能只看的到眼前而不管將來。如果人一直甘於安穩現狀,失去奮鬥目標,那對自己對後代也是不小的打擊。畢竟“前人栽樹 後人乘涼”是很有道理的。這才是真正的傳宗接代。如果人有機會去拼搏去努力千萬不要放棄。寧願給國家奉獻一個技術人才也不要過多創造廉價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