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好事與壞事,是我們自己做的;是禍是福全都是自己招來的。
出處:《太上感應篇》
原文: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釋義:這句話出自道家釋義。
道家講究天道承負,因果只是承負的一部分。道教認為禍福是沒有所謂的註定的,禍福是無門的,隨感召而來。心存善念,積德累功,自然會積累福報。故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故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通俗來說,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行善得福,作惡得禍,自己做什麼就得什麼,全由自己,有順其自然之意。
擴充套件資料
出處《太上感應篇》的思想源泉
《太上感應篇》為道教經典,內容主要是勸人遵守道德規範,時刻止惡修善自利利他。
本書特別強調承負法則,道經中系統的提出承負論的觀點,是在東漢的《太平經》中。行善積德福庇子孫,作惡受罰殃及子孫。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這裡“太上”是指太上老君,道門至尊之稱也,“太上”是無上之上的意思,是華夏最尊貴的詞語。
“感應篇”是太上勸人作善之書。由此動彼謂之感,由彼答此謂之應,應善惡感動天地,必有報應也。
《太上感應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被譽為“古今第一善書”。
上至朝廷,下至民間,刊印傳播者眾多,到明清時期達到高峰。旨在勸善,簡稱《感應篇》,作者不詳,內容融合了較多的傳統民族思想,樹立了人在世上的正確形象,許多內容至今仍然具有積極意義。
意思是:好事與壞事,是我們自己做的;是禍是福全都是自己招來的。
出處:《太上感應篇》
原文: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釋義:這句話出自道家釋義。
道家講究天道承負,因果只是承負的一部分。道教認為禍福是沒有所謂的註定的,禍福是無門的,隨感召而來。心存善念,積德累功,自然會積累福報。故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故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通俗來說,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行善得福,作惡得禍,自己做什麼就得什麼,全由自己,有順其自然之意。
擴充套件資料
出處《太上感應篇》的思想源泉
《太上感應篇》為道教經典,內容主要是勸人遵守道德規範,時刻止惡修善自利利他。
本書特別強調承負法則,道經中系統的提出承負論的觀點,是在東漢的《太平經》中。行善積德福庇子孫,作惡受罰殃及子孫。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這裡“太上”是指太上老君,道門至尊之稱也,“太上”是無上之上的意思,是華夏最尊貴的詞語。
“感應篇”是太上勸人作善之書。由此動彼謂之感,由彼答此謂之應,應善惡感動天地,必有報應也。
《太上感應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被譽為“古今第一善書”。
上至朝廷,下至民間,刊印傳播者眾多,到明清時期達到高峰。旨在勸善,簡稱《感應篇》,作者不詳,內容融合了較多的傳統民族思想,樹立了人在世上的正確形象,許多內容至今仍然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