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魚適宜水溫為15℃~17℃,冬季產卵,產卵水溫為0.5℃~9.6℃,透明度為20~350釐米,面積以600~6000公頃為宜,水深2~15米,底質以硬底,泥沙,沙礫為好。由於銀魚前期以浮游動物為食,因此水體中應有較高的生物量,養殖水域應有水生植物、浮游動物。小雜魚蝦是銀魚的後期餌料,應注意留有適宜比例。
孵化池孵化在卵胚胎期放養效果比魚苗好,出膜前1周放入池中孵化。每畝放2萬粒受精卵,9~10月可捕獲大銀魚30公斤。如放養量太大,會造成仔幼苗餌料不足,此時池水深以1~1.5米為宜。
銀魚受精卵和處於內外混合營養期的仔魚,在水溫驟降6℃~8.5℃情況下,均可正常孵化和成活,因此這2個階段均可投放。因銀魚胚胎髮育全過程是在水底進行的,所以投放點應選擇避風、向陽離岸邊1~2米深的地方,要求投放點水底以泥沙或沙礫底為好,且輪蟲等小型餌料生物比較豐富的庫灣最好,要多選擇投放點,以免投放不當造成失敗,投放時先將卵袋浸入水中,同化溫度,待溫差小於2℃後,將受精卵緩慢而均勻地倒入水中。
在孵化池內加入過濾後的水,水深5~7釐米,剔除受精袋中不成熟的卵塊和雜質,然後把受精卵放入孵化池內,密度為每平方米50萬粒。每天早晨用吸管剔除未受精的死卵,每天換1/2~1/3過濾後的水,水溫差不超過1℃。2天后用孔雀石綠藥浴魚卵半小時。未受精卵泛白漂浮上層,受精卵下沉快,透明晶亮,在下層。一般6~8天完成孵化。
網箱孵化網箱規格一般為1×1×0.3米為宜,便於操作管理,用細紗布或80目尼龍篩絹布製作,上蓋稀網布,待銀魚苗孵化後自動游出,放卵密度一般為每平方米50萬粒,沉入水下2米處,根據水質情況定期檢查魚卵發育情況和洗刷網箱,避免缺氧。
銀魚適宜水溫為15℃~17℃,冬季產卵,產卵水溫為0.5℃~9.6℃,透明度為20~350釐米,面積以600~6000公頃為宜,水深2~15米,底質以硬底,泥沙,沙礫為好。由於銀魚前期以浮游動物為食,因此水體中應有較高的生物量,養殖水域應有水生植物、浮游動物。小雜魚蝦是銀魚的後期餌料,應注意留有適宜比例。
孵化池孵化在卵胚胎期放養效果比魚苗好,出膜前1周放入池中孵化。每畝放2萬粒受精卵,9~10月可捕獲大銀魚30公斤。如放養量太大,會造成仔幼苗餌料不足,此時池水深以1~1.5米為宜。
銀魚受精卵和處於內外混合營養期的仔魚,在水溫驟降6℃~8.5℃情況下,均可正常孵化和成活,因此這2個階段均可投放。因銀魚胚胎髮育全過程是在水底進行的,所以投放點應選擇避風、向陽離岸邊1~2米深的地方,要求投放點水底以泥沙或沙礫底為好,且輪蟲等小型餌料生物比較豐富的庫灣最好,要多選擇投放點,以免投放不當造成失敗,投放時先將卵袋浸入水中,同化溫度,待溫差小於2℃後,將受精卵緩慢而均勻地倒入水中。
在孵化池內加入過濾後的水,水深5~7釐米,剔除受精袋中不成熟的卵塊和雜質,然後把受精卵放入孵化池內,密度為每平方米50萬粒。每天早晨用吸管剔除未受精的死卵,每天換1/2~1/3過濾後的水,水溫差不超過1℃。2天后用孔雀石綠藥浴魚卵半小時。未受精卵泛白漂浮上層,受精卵下沉快,透明晶亮,在下層。一般6~8天完成孵化。
網箱孵化網箱規格一般為1×1×0.3米為宜,便於操作管理,用細紗布或80目尼龍篩絹布製作,上蓋稀網布,待銀魚苗孵化後自動游出,放卵密度一般為每平方米50萬粒,沉入水下2米處,根據水質情況定期檢查魚卵發育情況和洗刷網箱,避免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