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如今的端州區,廣東省肇慶市市轄區。
位於廣東省中部偏西,西江中下游北岸,屬於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範圍,是肇慶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處北迴歸線南側。位於廣東省中部偏西,西江中下游北岸。
南臨西江,北靠北嶺山,東鄰鼎湖山和肇慶市鼎湖區,西與高要市小湘鎮接壤。地理座標為東經112°23′至34′,北緯23°2′至11′之間。
宋代,境域屬廣南東路。開寶五年(972年),廢平興縣入高要縣;廢康、瀧、勤等州置端溪(並晉康、悅城、都城入端溪,治今德慶縣)、瀧水2縣,端州轄高要、端溪、瀧水3縣。
熙寧六年(1073年)端溪縣從端州分出,復置康州;原屬廣州之四會縣劃入端州,端州轄高要、四會2縣。元符三年(1100年)改端州為興慶軍。政和三年興慶軍升為興慶府。政和八年(1118年)十月,興慶府易名肇慶府,轄高要、四會2縣。
建置沿革:
端州,歷來是西江中下游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設定中央集權管轄下的政治機構始於漢代。
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首設高要縣,以今端州城區為縣治,一直沿襲至1988年(是年高要黨政機關遷往南岸)。
自南朝梁開始至辛亥革命前,本地為郡治、州治、府治、路治。梁天監六年(公元507年),為高要郡治。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設立端州,為州治。
宋元符三年(1100年),端王趙佶(宋徽宗)登帝位,將端州升格為興慶軍。重和元年(1118年)改稱肇慶府,為府治。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肇慶府改為肇慶路,為路治。
明洪武元年(1368年),肇慶路複稱肇慶府,其後至清末不變。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至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兩廣總督府駐肇慶(其間1632年遷廣州,1636年遷回),本地成為嶺南或大西南軍事政治中心。
清順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桂王朱由榔在本地監國、稱帝,以肇慶府署為行宮。端州成為南明政權首都。
是如今的端州區,廣東省肇慶市市轄區。
位於廣東省中部偏西,西江中下游北岸,屬於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範圍,是肇慶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處北迴歸線南側。位於廣東省中部偏西,西江中下游北岸。
南臨西江,北靠北嶺山,東鄰鼎湖山和肇慶市鼎湖區,西與高要市小湘鎮接壤。地理座標為東經112°23′至34′,北緯23°2′至11′之間。
宋代,境域屬廣南東路。開寶五年(972年),廢平興縣入高要縣;廢康、瀧、勤等州置端溪(並晉康、悅城、都城入端溪,治今德慶縣)、瀧水2縣,端州轄高要、端溪、瀧水3縣。
熙寧六年(1073年)端溪縣從端州分出,復置康州;原屬廣州之四會縣劃入端州,端州轄高要、四會2縣。元符三年(1100年)改端州為興慶軍。政和三年興慶軍升為興慶府。政和八年(1118年)十月,興慶府易名肇慶府,轄高要、四會2縣。
建置沿革:
端州,歷來是西江中下游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設定中央集權管轄下的政治機構始於漢代。
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首設高要縣,以今端州城區為縣治,一直沿襲至1988年(是年高要黨政機關遷往南岸)。
自南朝梁開始至辛亥革命前,本地為郡治、州治、府治、路治。梁天監六年(公元507年),為高要郡治。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設立端州,為州治。
宋元符三年(1100年),端王趙佶(宋徽宗)登帝位,將端州升格為興慶軍。重和元年(1118年)改稱肇慶府,為府治。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肇慶府改為肇慶路,為路治。
明洪武元年(1368年),肇慶路複稱肇慶府,其後至清末不變。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至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兩廣總督府駐肇慶(其間1632年遷廣州,1636年遷回),本地成為嶺南或大西南軍事政治中心。
清順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桂王朱由榔在本地監國、稱帝,以肇慶府署為行宮。端州成為南明政權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