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沐目先生

    尼摩船長:尼摩艇長是一個知識淵博的工程師,遇事頭腦冷靜,沉著而又機智。他不是關在書齋之中和溫室裡經不起風吹雨打的科學家,而是一個在反抗殖民主義鬥爭的烈火中成長起來的民族誌士。他蒐集海底金銀財寶,支援被壓迫民族的正義鬥爭。當祖國淪為殖民地後,他帶領少數志同道合的人潛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動和不滿的言論,支援和喚醒被壓迫民族反抗殖民統治的鬥爭。尼摩艇長所渴望的不是金錢和財富,而是人身的自由和幸福。他在大海下漫遊著,生活著,他生活的一切必需品都取自於大海,他寧可把多年的用心研究的科學成果同他的身軀一起奉獻和葬於大海,也不願為野蠻的殖民統治者服務。凡爾納塑造的尼摩艇長是處在資本主義上升階段,有著人文主義和民主思想的典型的人物形象。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他代表著新興的資產階級的利益。透過他的個性,可以看到處在上升階段的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那種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但在小說的結尾,尼摩船長所攻擊了其他國家的戰船並擊毀。又給他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使人琢磨不透。阿羅納克斯教授:是一個博古通今的生物學家,乘潛艇在水下航行,使他飽覽了海洋裡的各種動植物;他和他那位對分類學入了迷的僕人康塞爾,將這些海洋生物向我們做了詳實的介紹,界、門、綱、目、科、屬、種,說得井井有條,使讀者認識了許多海洋生物;阿羅納克斯還把在海洋中見到的種種奇觀,一一娓娓道來,令讀者大開眼界。孔賽伊:是阿羅納克斯教授的僕人,生性沉穩,他從不大驚小怪。總是那麼氣定神閒,為人隨和,從不著急上火――至少你看不出他著急上火。他精通分類理論,遇到什麼總是認認真真或者說一本正經地把它們分類,但是對那些東西的名字卻一無所知,可以說他是個分類狂。尼德蘭:是一個野性十足的捕鯨手,一個比較原始的人。他也會讚歎極地的美,但對他來說更重要的是牛排,小牛肉,小酒館裡的酒,在陸地上自由地行走。他性情火爆,受不了被監禁,總是計劃逃脫,如果沒有他,教授和孔塞伊最後不可能回到陸地上擴充套件資料《海底兩萬裡》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凡爾納三部曲”(另兩部為《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神秘島》)的第二部。小說主要講述了博物學家阿龍納斯、其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一起隨鸚鵡螺號潛艇船長尼摩周遊海底的故事。在法國,作品於1869年3月20日~1870年6月20日連載於《教育與娛樂雜誌》(Magasin d’Éducation et de Récréation);第一、二卷的單行本分別出版於1869年10月28日和1870年6月13日(無插圖);插圖本出版於1871年11月16日,111幅插圖由Edouard Riou和Alphonse de Neuville繪製,Hildibrand雕刻。 該書最早被翻譯到中國則是在1902年,題為《海底旅行》,由盧藉東、紅溪生據太平三次的日譯本《五大洲中海底旅行》轉譯(該譯本據英譯本轉譯),最初連載於《新小說》,只可惜並未刊完。這是該書已知的最早的中譯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VT變速箱是不是都有頓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