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御樗虞初

    以意逆志:出自《孟子·萬章上》,“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孟子主張根據完整的詩篇去探索作者原來的意圖,去分析作品的實際內容,這就是“以意逆志”,而“以意逆志”的關鍵在於批評家能否“知言養氣”和“知人論世”。

    “知人論世”:語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要求評論作品必須“知其人”和“論其世”,即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經歷、思想感情、人品德行,同時要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環境。“知人論世”是評論文學作品的重要方法,作為中國文學批評的一個傳統,為歷代文學家自覺和不自己覺地遵循。

    知言養氣:孟子的“知言養氣”說本來論述的是關於道德修養的問題,後經文學批評家的發揮,遂成為“文氣說”的先導。所謂“養氣”,是指一種道德修養,所養成的精神上的氣,即“浩然之氣”,“知言養氣”合起來理解就是,一個人經過養氣而具備了浩然之氣,就能夠知言,即具備了正確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由於孟子“知言養氣”的影響,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遂形成了不斷傳承發展的“文氣”說。

  • 2 # 使用者8618283471269

    孟子作為孔子之後的儒家著名代表人物,其思想體系基本繼承孔子的“仁”學思想,並在此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然而,孟子的文學批評思想則向著文學的接受和批評方面發展,這一點和孔子有所不同。在文學接受和批評方面,比較著名的是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知言養氣”和“同樂”“同美”思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噴繪和寫真哪種用在戶外廣告上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