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850760835007

    多個原因導致。

    1.教育產業化,大學擴招。以筆者經驗來看,1997年之前上中專是不錯的選擇。甚至比上高中值得稱道。隨著大學擴招,2000年時如果上不了大學,已經是家長和孩子不能接受的事情。甚至靠上大專都是學習成績不好的表現。社會上行業不管是否實際需要,都以員工的本科學歷視為單位例項的表現。多種現實情況使得上大學為成材唯一出路,中考、高考成績成為了衡量教師的教學能力的重要標準。

    2.獨生子女制度的隱性危害,國家教育政策的影響

    “小皇帝”是獨生子女制度實施至九十年代後,隨著物質基礎逐漸豐厚,一家四個退休老人精力只能集中一個孩子身上,父母文化水平提高更重視孩子性格能力培養的時代怪圈現象。

    九十年代,男學生在學校犯錯誤被老師體罰甚至被老師打了,回家不敢說。因為說了,通常不問理由會再被打一次,問理由後如果錯在學生身上,會再被打一次。

    2000年後,國家提倡尊重學生後,被過度曲解。教師處於被動態勢,即便學生犯錯在先,但教師盡責管理後很容易被部分家長投訴甚至被打乃至被害。因為安全感缺失,使得大量老師將教育視為謀生的工作,學生教育上選擇不做不錯,明哲保身。

    3.職業榮譽感缺失

    國家重視教育,但教育行業或者說教師職業得不到社會尊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號不用了必須要銷號嗎?異地可以辦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