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雷較瘦

    前文所述,古人研究陰陽之道,發明了各種方法來認識並應用它,天文、地理、節氣、音樂等等,人類文明由此開端。精通這些方法的人,今天我們稱為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氣象學家或音樂學家。而在古代,這些人可能懂得很多,掌握了很多方法和技術,統稱“方技”或“法術”,而這些人就被稱為“方士”或者“術士”。比如諸葛亮表面只是個謀士,但他還會夜觀天象,借得東風,排設八陣圖,設計木馬流牛等等。

    歷史上,士大夫是貴族階級,士可殺、不可辱,由此可見能被稱為“士”的人地位都挺高,與今日貶稱的“江湖術士”不同。所以岐伯講“和於術數”,裡面蘊含著很深的含義。

    應該是先有術,後有數,術是實用的、具體的,數是抽象的、理論的。所以先從術講起。

    上古之人,主要生活在群山環繞的地帶,因為物產豐富,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才能打獵、採集食物、尋找草藥等等。而且在過程中,不僅人與自然界、動物之間會發生互動,不同部落之間也會產生互動。如果天降好事,就是吉,天降災禍,就是凶。自然法則,人吃野獸,野獸也能吃人。部落為了爭搶有限的資源,難免發生戰爭,就會有傷亡。為了應對無常的生存環境,古人發明出來了山、醫、命、相、卜,統稱為五術。

    山,生存之術。醫,醫療之術。命,斷命之術。相,相術。卜,占卜之術。

    記錄上古之人生活的《山海經》便有多處相關記載,比如某種野獸出現就有災禍或是吉兆。可能在今人看來,除了山、醫之外,其它三術都是封建迷信。但我們不能不知,古人對自然的認識有限,只能從一些現象中推斷出可能的因果關係。比如占卜,其實就是古人預測事情成敗、吉凶的一個工具,作為決策的參考依據,增強信心或者提高警惕之用。比如西周伐紂,占卜結果是凶,群臣反對出兵,但是姜子牙力排眾議,說民心所向、大勢所趨,必定馬到功成。

    姜太公與周文王的相遇,並非“願者上鉤”,而是占卜的結果。西伯在出外狩獵之前,占卜一卦,卦辭說:“所得獵物非龍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業的輔臣。”西伯於是出獵,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太公,交談後西伯大喜:“自從中國先君太公就說:‘定有聖人來周,週會因此興旺。’我們太公盼望您已經很久了。”因此稱姜子牙為“太公望”。

    不管這個傳說是真是假,卜卦總歸在古人的生活中佔據了重要地位。就好比,今人會看天氣預報一樣。雖然方式、精確度不一定,但是出發點是一樣的,都是試圖預測未來、探究天意。

    或者我們可以把五術理解為,古人為了在“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惡劣自然環境中更好地生存,而創造出來的技術。

    除了《山海經》的內容外,最早的五術應該還記載在《連山易》《歸藏易》之中,只是並無流傳於世的文字。《連山易》據傳乃神農氏所作,看名稱當時應仍處於狩獵時期的生活;《歸藏易》為軒轅氏所作,可能此時已進入農業社會。兩者與後世的《周易》合稱“三易”。

    易,日月,陰陽之道也。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如果不研究易,就無法真正瞭解中醫,故有所謂的“不知易,不足以言知醫”。

    在《黃帝內經》中,多處均有相術的蹤影。

    如《靈樞·五變》記載,“顴骨者,骨之本也。顴大則骨大,顴小則骨小。顴小則夭也。”

    如《靈樞·天年》曰,“使道隧以長,基牆高以方,通調營衛,三部三裡起,骨高肉滿,百歲乃得終”,是說長壽者的面相。

    如《靈樞.五色》指出,“五色之見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於病矣。其色部乘襲者,雖病甚,不死矣……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是謂五官。”

    所以,古時的中醫也深諳相術,才能通過四診之一的“望”,來判斷病人的先天稟賦和病情。這裡講到了“五色、五官”,還是五,古人實在太痴迷於這個數了。為什麼呢?

    五是一個幸運數字嗎?非也,這就要講到數的內容了。

    在那之前,還需要講講五行的由來。

    古代典籍僅有五經之一的《尚書》略有記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而且,這裡還把五行和五味對上了。古人又如何從兩儀、四象衍生到五行的呢?

    沒有確切的來由,據說是一位戰國著名的陰陽家騶衍提出來的。騶衍每到一個國家都大受歡迎,而且帶了一大群人。孔子周遊列國也帶了一大群學生,可是有時連便飯都吃不到,而騶衍每到一個國家則是吃不完的宴會。可見他的影響有多大,或許就是因為劃時代的“五行學說”,就像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一樣。

    水火金木土最開始只是“五材”,五種對古人生活最重要的自然素材。(放在今天可能就是,機電網車錢)《尚書》也有記載,“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興作也;土者,萬物之所資生,是為人用”。

    我猜測,五行學說的形成經歷了很長的時間。在多年與“五材”朝夕相對的過程中,日久生情,哲學家充分發揮想象力,賦予“五材”更多的內涵,如同後人稱梅蘭竹菊為四君子。比如老子講“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孫子則講“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而某個為了探究自然奧祕,希望解釋宇宙起源的哲學家,則以“五材”作為構建理論的基礎元素——能被老百姓所理解,通俗易懂,又很符合“五材”的屬性。當然,五行理論很豐富,不只是五材而已。

    或許最開始是“四行”,水火金木,與四象、四方、四時都能匹配上。後面為了配合五方、五時,又把土加了進去。這種演變也很合理,大概是在進入農業社會後才有的領悟,因為我們人總是追尋遠方、仰望星空,可能真的很難意識到腳下立足之地的重要性。無論如何,我推測慢慢就這樣形成了“五行思想”。

    五行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生生不息。

  • 2 # 學林金喜鵲

    “陰陽”為道而法之,“數術”為德而和之,這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高度概括。

    “陰陽”“數術”學說,是偉大的應用哲學,博大精深,既是自然世界觀的淵源、結構和組合哲學,又是社會價值觀的淵源、結構和組合哲學,更是個性人生觀的淵源、結構和組合。

    “陰陽”“數術”是理性與個性的高度融合體,是理性與個性完美共同運動的應用哲學。“心性”是主體,“精神”是能量,“身體”是平臺與工具,三者依“陰陽”而命,依“數術”而運,命運既是軌跡又是藝術創新。

    “法”是順暢的方法論,“和”是幸福的目標論,這就是命運,這就是人生。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不講唯,也不信唯,本沒有“唯物”“唯心”之說,更不會有“唯物”“唯心”之爭。嚴格地說“唯物”“唯心”是政治概念,而非哲學概念。

    (蔣榮清,2019.11.13)

  • 3 # 雨後滴水

    人的健康源自身體內部的陰陽平衡,在一定的條件下,這種平衡是會相互轉化的,過陰過陽都會導致人的疾病的產生,而只有平衡,才是人類生命的基礎。

  • 4 # 腎病醫院王天石主任

    “法於陰陽”者,就是遵循、效法、依據者天地萬物陰陽交融變化的規律;而“和於數術”者,即順從、契和於正確的養生技術及方法和正確的易數、命數。其本質還是“法於自然”、“天人合一”。目前出版的有關《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註釋和翻譯,其解釋和論述這兩句話的內容簡直逆天可笑,說“陰陽”是天地變化的規律仍顯不全面,還應加上“人類自身陰陽變化的規律”方可。說“術數”指的僅是養生的方法和技術,也還是不夠全面,“術數”中的“術”者,是技術和方法,但“數”者,講的卻是天地萬物陰陽大道以“易經”體現的“易數”,以及用多種預測方法預測出來的人特定命運的“命數”。古人講的是真話,也是真道理,只不過是基於古代的哲學和世界觀,而虛偽的現代人卻認為按古人的意思來正確解釋這兩句話,有宣揚迷信之嫌,屬於該拋棄的糟粕,所以在解釋這兩句話時就假裝胡塗,抑或故意避開,也許,真的不懂!

  • 5 # 般若自在

    出自《黃帝內經》中素問上第一章 上古天真論中: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這是黃帝問問天師歧伯:上古之人,能活的時間比較長,甚至活了100歲以上還動作不衰;可是現代之人,年過半百動作都皆衰,為甚麼呢?是時代的不同,還是人們違背了養生之道?。歧伯回答的話。意思是:上古的人,懂得天地之間執行的道理,是陰陽諧和的,每個人的命運是有定數的,所以行事都不和天地的正常執行道理相違背,他們的起居作息都“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這樣就能肉體與精神都協調一致,而盡終其天年。現代的人,可不是如此,把酒當作飲料,過反常的生活方式,日夜顛倒也習以為常,酒醉後肆行房室,來枯竭他的精氣,耗散他的真氣,不懂得保持精氣神的充滿,不善於調養精氣,最後就貪圖一時的快樂而違背養生的樂趣,因為“起居無節”,所以差不多五十多歲就開始已經不健康了,動作也不行了。 由上可知,“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這幾點是古人的養生祕訣,到現在依然是我們現代人應該學習借鑑的。若有「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概念,那就不需怕疾病了!而如何「正氣存內」,「上古天真論篇」的這五句二十個字就是最佳的指導原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會讓你的子女將來做教師嗎?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