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kete20996

    在第一種維生素被發現之前,許多特定食物的一些特殊的預防疾病的作用就早已被人們發現。中國唐代醫學家孫思邈(公元581-682年)曾經指出,用動物肝可以防治夜盲症,用穀皮熬粥可以防治腳氣病。實際起作用的因素正是維生素,動物肝中多含豐富的維生素A,而穀皮中多含維生素B1,分別是夜盲症和腳氣的對症良藥。18世紀,發現在食物中新增柑橘類水果可以防治壞血病的擴散。 1886年,年輕的荷蘭軍醫艾克曼(Christian Eijkman,1858-1930)在荷屬東印度研究亞洲普遍流行的腳氣病,最初企圖找出引起該病的細菌,但是沒有成功——本來不是細菌引起的疾病,又怎麼可能成功呢?1890年,在他的實驗雞群中爆發了神經性皮炎,表現與腳氣病極為類似。直到1907年,艾克曼經過專心研究,才終於查明,腳氣病起因於白米。雞吃白米得了腳氣病,將丟棄的米糠放回飼料中即可治癒。他自己也開始改吃糙米,於是感染的腳氣病隨後也好了。艾克曼於是推測白米中含有一種毒素,而米糠中則含有一種解毒的物質。荷蘭的格林卻不這樣認為,而是從另一個角度推測:白米中缺少一種關鍵的成分,而這種成分就在米糠裡。事實證明,格林的推測是正確的,白米中缺少的正是維生素。 1906年,英國生物化學家霍普金斯(Frederick Hopkins)用純化後的飼料餵食老鼠,飼料中含有蛋白質、脂類、糖類和礦物質微量元素,然而老鼠依然不能存活;而向純化後的飼料中加入哪怕只有微量的牛奶後,老鼠就可以正常生長了。從而證明食物中除了蛋白、糖類、脂類、微量元素和水等營養物質外還存在一種必需的“輔助因子”。1911年,波蘭化學家Casimir Funk發現糙米中能夠防治腳氣病的物質(維生素B1)是一種胺(一類含氮化合物)。因此Funk提議將這種化合物叫做Vitamine,意為“Vital amine”,中文意思就是“致命的胺”,極言它的重要性。這個名詞迅速被普遍應用於所有的這種“輔助因子”。然而隨後發現,許多其它的維生素並不含有“胺”結構,但是由於Funk的叫法已經廣泛採用,所以這種叫法並沒有廢棄,而僅僅將amine的最後一個“e”去掉,成為了“vitamin”(維生素,音譯為“維他命”)。 1912年,霍普金斯(Hopkins)和Funk推出維生素缺乏假說,推測人體系統中如果缺乏特定的足夠量的維生素,將會引起特定的疾病。在19世紀初,透過提供缺乏特定成分的食物給實驗動物食用的方法,科學家們成功的將各種如今大家熟知的維生素分離並且鑑別了出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你設法瞭解關於河流的更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