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85864265762

    常用的加工方法有兩種:鹽漬腸衣和豬幹腸衣。 一、鹽漬腸衣 (一)浸漂 將原腸(去糞便後的鮮腸)浸入水中,腸中灌人清水,一般春秋季水溫28℃左右,冬季33℃左右,夏季則用涼水浸泡,天氣最熱時可以加冰。浸泡時間18~24小時。浸泡的水應清潔,不可含有礬、硝、鹼等物質。 (二)刮腸 將浸泡腸取出放在木板上逐根刮制。手工刮制可用竹板或無刃的刮刀,颳去腸內外的不用部分,一般只需刮腸內壁(粘膜面),即可得到透明的薄 膜。刮時要用力均勻,避免刮破。 (三)灌水 刮光後可將自來水龍頭插入腸的一端沖洗,並檢查有無漏水的破孔或潰瘍,不能用的部分需割除,然後再洗淨。 (四)量碼 將水洗後的腸衣每100碼(91.5米)合為一把,每把不得超過18節(豬),每節不得短於1.5碼(1.35米)。 (五)醃腸 將已配紮成把的腸衣散開用精鹽均勻醃漬。醃漬必須一次上鹽,一般每把需用鹽0.5~0.6千克,醃好後重新紮把放在竹篩內每4~5個竹篩疊在一起,放在缸或木桶上使鹽水瀝出。 (六)緾把 醃腸後12~13小時,當腸衣呈半乾半溼狀態時便加纏把,即成“光腸”(半成品)。 (七)漂浸洗滌 將“光腸”浸於清水中,反覆換水洗滌,必須將腸內外不潔物洗淨。漂浸時間,夏季不超過2小時,冬季可適當延長,但不得過夜。漂洗水溫不得過高,若過高可加入冰塊。 (八)灌水分路 洗好的“光腸”灌入水,一方面檢驗腸衣有無破損漏洞,另一方面按腸衣口徑大小進行分路。豬腸衣每路隔2毫米,共分七個路分,一路(24~26毫米)、二路(26~28毫米)、三路(28~30毫米)、四路(30~32毫米)、五路(32~34毫米)、六路(34~36毫米)、七路(36毫米以上)。 (九)配碼 把同一路分的腸衣按一定的規格尺寸紮成把。 (十)醃腸及纏把 配碼成把以後,再用精鹽醃上,待水分瀝乾後再纏成把,即為“淨腸”成品。 二、豬幹腸衣 (一)浸漂 將洗滌乾淨的豬小腸浸於清水中,冬季1~2天,夏季數小時。 (二)剝油脂 將浸泡好的鮮腸放在板上,剝去腸管外面的油脂、漿膜及筋膜,並沖洗乾淨。 (三)燒鹼(氫氧化鈉)溶液處理 將翻轉洗淨的原腸以10根為一套,放在 (入)缸或木盆裡,每70~80根用5%氫氧化鈉溶液約2500毫升,倒人缸或盆中,迅速用竹棒攪拌腸子,洗去腸上的油脂,如此漂洗15~20分鐘。 (四)漂洗 將去脂後的腸子放入清水缸中,用手不停地捋洗腸子,反覆換水洗去血水、油脂及氫氧化鈉氣味,然後漂浸於清水中,夏季浸3小時,冬季約24小時,注意經常換水。 (五)醃腸 每100碼需用鹽0.75~ 1.0千克、將腸衣敖人缸中,加鹽醃漬 12~24小時,夏季可縮短.冬季可延長。 (六)水洗:用水把鹽汁漂洗乾淨,以不帶鹽味為止。 (七)吹氣 洗淨後的腸衣,用氣泵吹氣,使腸膨脹,然後置於清水中,檢查有無漏洞。 . (八)乾燥 吹氣後的腸衣,可掛在通風處晾乾。 (九)壓平 將乾燥腸衣一頭用針刺孔,使空氣排出,再均勻地噴上水,然後將腸衣壓扁,包紮成把即可裝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謊話說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眾口鑠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