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覃思齋
-
2 # 任叔嶽
雖然辭官歸隱,但並不是完全不關心政治了。
陶淵明其實也是大官兒的世家出身,他的祖父是東晉的陶侃將軍,所以傳到他這一代還是有田產宅子,還有被舉薦當官兒的機會。只是覺得官場腐敗了,所以不幹了歸隱了。此外,他有一定的財富田產隱居得起。現在我們普通就是有一所房子,有點存款積蓄。各種日常生活成本和逐漸的通貨膨脹衣食住行漲價也讓人“隱居不起”
然後,陶淵明其實內心還是忠於晉朝(東晉)的。在東晉被劉裕的南朝宋取代後。他的《擬古九首》其九中就流露出了他的想法:
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採。 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 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
-
3 # 遁世迷糊人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著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
<<歸去來兮辭>>有答案。
回去吧,田園快要荒蕪了,為什麼不回去呢?這裡的田園,其實也是自己的精神家園吧!一年到頭,忙天忙地不著家,疏忽了家人,怠慢了朋友,累壞了自己,日子過得只有工作沒了生活,自己活得只有辛苦卻全然沒有享受!這樣的精神家園,不是即將荒蕪,又是什麼!既然自己的心靈為形體所勞役,為什麼如此失意而獨自悲傷!一年辛勞要是有大的收穫也罷了!忙了一年,吃力不討好,最後還要為五斗米的事心憂,一年勞碌無有寸利,反倒要倒貼五斗米的財貨才能保住眼下的生活?何必呢。過去的錯誤已沒法挽回,未來的事還能去彌補追求。其實人在歧途還沒走多遠,已經覺得現在的想法正確而之前的想法偏頗,那麼為什麼不回去?
回去吧,讓我斷絕和外界聯絡,因為外面的大多與我的追求不合,那麼為什麼還有駕車向外求取?和親人朋友談天使我愉悅,彈琴讀書使我忘記煩憂,農夫告訴我春天到來的訊息,我將去西邊的田園耕作。
無所謂高風亮節,不過是"眾人皆醉他獨醒,舉世皆濁他獨清"罷了。人生雖不免樹欲靜而風不止,但是不要活成子欲孝而親不待啊。人生為了五斗米活得不人不鬼、過得半死不活,何必呢。
回覆列表
陶淵明之所以辭官歸隱,根本原因是痛感當時政治的黑暗,不願與統治者合作;直接原因是不願為“五斗米”而向鄉里小人折腰。
這個行為,當然體現了一個正直文士的高風亮節,故為後世所景仰乃至效法。
值得一提的是,他把高潔的情懷融入自己的作品,留下了一批不朽的詩篇。其中,關於“菊”的意象竟沉澱在中華文化裡,被稱為“陶菊”。
鄙人曾寫拙詩一首《詠陶淵明》,或許可作註腳:
才豈百里限,
折腰非所願。
歸田南山側,
採菊東籬邊。
身處鄉野僻,
心繫社稷安。
倘蒙三顧恩,
哪得一日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