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9
回覆列表
  • 1 # z山海

    清朝的秀才,不是職位、也不是職務。

    秀才,是科舉考試獲得的功名,向上層級考試的資格和等級,具有一定的身份和社會地位。

    清時的科舉考試,分為童生試、縣府院試、鄉試、會試、殿試,獲得不同的向上層級考試資格、功名,下面簡述之。

    一、童生

    清時的讀書人,稱為文童,首先須經童生試,錄取者為童生,始取得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在科舉考試未考取生員(秀才)以上功名之前的童生,俗稱白衣。

    你看,《水滸傳》中,梁山第一任寨主王倫,綽號“白衣秀士”,就是一個沒有功名的文化人。

    既使讀書終老,成為白髮老翁,未考取生員(秀才)功名,也仍然是童生。

    二、生員

    童生參加縣試、府試、院試,錄取者稱為生員,始獲得功名。(生員,俗稱秀才;院試,省學政主持的考試)

    生員又可分為廩生、增生、附生。

    廩生入學,可獲得政府膳食供給待遇,相當於現在大學公費生;

    增加錄取名額的增生、附加錄取的附生則沒有這個待遇,相當於現在大學自費生。

    生員中選拔出優秀者,可以入全國最高學府國子監學習者稱為貢生,相當於現在大學生保研,為貢生中的優貢;不同於恩貢、蔭貢等憑特權進入國子監的貢生。

    生員只有繼續向上層級考試,參加省級鄉試錄取為舉人,方可出仕為官,取得相應的職位、職務。

    生員享有可免除夫妻徭役賦稅、見官不拜、狀子直呈、罪不用刑等特權待遇,社會上還是有一定的身份地位的!

    生員向上考試不第,可搞教育辦私塾、府州縣衙為吏、文臣武將幕僚、編志修譜等謀生。

  • 2 # 挖了恐龍侃歷史

    第一點: 秀才,別稱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見於《管子·小匡》。漢以來成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為學校生員的專稱。漢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年),下詔求賢,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茂”本作“秀”,東漢人避光武諱,改作“茂”。舉秀才始此。

    第二點: 通過了第二個等級考試的才能成為秀才,想要取得功名為國家出力和讓自己過得更好的人首先就得考取秀才。秀才能受到地方官員的尊重,就連知縣見到秀才都要讓他三分,所以說考取秀才還是很有用的。秀才假如犯了什麼罪,知縣是不可以進行處罰的,要對秀才用刑的話首先要免去他秀才的資格,不然也是不可以用刑的,所以說秀才也是有著一定地位的。要實現金榜題名,首先,除了要經過多年的寒窗苦讀,還要經過重重關卡,一路過關斬將,才能具備參加鄉試的資格,特別到了清代,學子必須先通過童試考上秀才,才能到江南貢院參加鄉試。“那時的考生要想參加科舉,首先要有參加考試的資格,比如必須身家清白,不能在服喪期間參加考試,不能冒充戶籍等等,還要請保人作保,如果發現有一條違反規定,不僅本人要受罰,連同保人也要受罰。”周道祥說。

    第三點: 在清代,考秀才時就已經有上述規定了,比如凡是娼(妓女)、優(唱戲的)、隸(皁隸)、卒(士兵)的子孫,都不能參加童試。因為在封建社會,考中舉人進士之後,便有可能獲得官職,一旦升官,不但封妻廕子,還能褒封祖宗三代,假如祖上三代是娼、優等人就有辱名譽。此外還不能冒充本縣人的籍貫,因為一旦“冒籍”,就會擠掉本縣士子的名額。另外參加科舉的人還不能匿喪。就是假如家中有父母喪亡,子女必須服喪,這是起碼的孝道.即便具備了科考資格,接下來還要面對重重考驗,首先要能等。因為鄉試要三年才舉行一次,所以即使你胸有成竹,也要耐心等到開考那一年,除非你運氣好,碰到了皇帝家辦喜事,比如皇帝過大壽或大婚了,那就可能在這年開設恩科,給學子多一次考試的機會。“比如慈禧太后六十大壽那年,就開設了一次恩科,張謇也是這次恩科中考取的狀元。另外光緒三十大壽的時候也開設過一次恩科。”周道祥說。

    第四點: 秀才是經過院試,得到入學資格的「生員」的俗稱。得到秀才資格,是進入士大夫階層的最低門坎。成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種特權。例如免除差徭,見知縣時不用下跪、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遇公事可稟見知縣等等。秀才中部份人是貧窮家庭出身,但是得到秀才功名不一定可以帶來財富。只有生員資格的秀才並沒有俸祿,若果未能通過之後的鄉試中舉,亦不足以為官。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未能更進一步,只能回鄉以教書等方法為生。這些在經濟上並不富裕,但在社會上地位稍高於平民的讀書人被稱為「窮秀才」。在清朝時期的中國,秀才是地方士紳階層的支柱之一。在地方鄉村中,他們代表了「知書識禮」的讀書人。因為他們在地方官吏前所有的特權,故此經常會作為一般平民與官府之間溝通的渠道。遇上地方上的爭執,或者平民要與官衙打交道,經常都要經過秀才出面。而一般平民家中遇有婚喪事,或過年過節,亦有請村中秀才幫忙寫對聯、寫祭帳等習慣。

  • 3 # 小高1557261

    清朝的秀才算什麼職位?

    我直接的告訴大家,清朝的秀才跟現在的博士畢業證書差不多。

    大家是不是覺得有點比高了呢?其實一點也不高,還有可能是比低了。

    清朝是古代科舉制度最完善的朝代了,所有的官員原則上都必須是從科舉考試中提拔的,就算有個別人通過特殊方式做了官,因為不是科舉出身,也會被其他同僚給臉色看,下屬對他的尊敬也會大打折扣。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這種科舉考試出來的朝廷官員雖然一開始起點不高,基本都是付處級或者還有正科級,但因為是天子門生,提拔很快,而且會加入一種官僚階級的同學會,網路通天,朋友圈發達。

    那是不是考上秀才就坐上特快專遞呢?也不是哦,就像現在博士有名氣但不是官員一樣,秀才還沒有達到做官的起點 。

    簡單點說,科舉考試的第一場是鄉試,類似於現在的高考,但比高考要難,平均兩年在一個縣裡面才考出十幾號人,叫童生,但不用學習就取得考秀才的資格,而且終身有效。童生和本科畢業一樣,什麼都不是,如果考不上秀才,那就只好寫個信看個診做個知識分子。

    科舉考試的第二場是府考,在地級市或省府考試,考上了就是秀才了,也是平均兩年出十幾號人。秀才出身就是高階知識分子了,算是進了圈子裡了,叫當地首腦官員老師,也有些特權,比如不會隨便被逮捕,出席當地的社會活動,免去一些賦稅,不用勞役出差。年景好的時候還有些補貼,可以自己辦小學,還可以進衙門做祕書。是不是比現在的博士牛逼一點。

    科舉考試第三場是朝試,到首都考試,考上就是進士了,妥妥的官員,處級幹部待遇。

    最高階是殿試,最高領導人接見選拔,一步登天。

    所以說,做個秀才也是不簡單啊。

  • 4 # Joe看

    秀才別稱茂才,源於漢代的察舉制,本意就是文學通達之士,明清兩代作為科舉制度的入門考試,是古代士與民的分界點。在古代考中秀才也是著實不易。需要經過縣府院三試合格才能取得資格,也就是經過縣裡,市裡,省裡三級考試合格方可,難度不亞於考取清北,俗稱入庠,所以又稱庠生。取得秀才資格後,就有了一系列的特權,標誌著進入鄉紳階層,可以免除賦稅,徭役,見官不跪,並且可以直接向官府提請訴求,這點又類似於國民代表,凡能夠取得秀才資格者,必是飽讀詩書之輩,很多人,畢窮平生,也只是個老童生。古時有道是“攻秀才,命舉人”的說法。可見考中秀才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而要取得舉人功名,那是需要命運使然。

  • 5 # 逝去即歷史

    秀才不是職位,而是一種資格或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是封建王朝科舉制度的產物,清朝的科舉制度基本上沿襲了明朝的制度。

    清科舉分為四個級別,分別是童試、鄉試、會試、殿試。

    進士可參加殿試,殿試中式者分為三甲:一甲取三人,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二甲取若干人,賜進士出身;三甲亦取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

    而秀才資格可以擁有特權,如:例免差徭,國家補貼,犯錯後地方官無權處置,需要上報。

  • 6 # 歷史寶鑑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清朝的秀才沒有什麼職位,但是享有一定特權,對讀書人的泛稱。讀書人一般會被稱之為秀才。

    在古代秀才原指飽讀詩書,錦繡之才,滿腹經綸,國家棟梁之才的飽學之士,是一群高階知識分子。

    明清之後秀才慢慢變的廣泛普通。就像古代美女是真正的美女,現在滿大街的女人都被叫美女女神一樣。,清朝時期的秀才沒有什麼職位,只是對讀書人的一種稱呼。相比普通人秀才有一定特權,免除徭役,農業賦稅,見到縣官不用下跪,受審不用刑具。是介於官員和百姓之間的人。預備官員可以通過科舉改變命運平步青雲,到達人生的巔峰,就像范進中舉裡的范進從窮酸秀才無人問津到門庭諾市的達官貴人。

  • 7 # 有思想的蘆葦

    清朝考試製度分為四級:第一級為童試(院試),是縣級考試,參加考試的學員成為童生,考過後就是生員,俗稱“秀才”;第二個等級為鄉試,也叫秋闈,是省級考試,秀才才能參加,考中便是“舉人”;第三個等級是會試,國家級考試,在首都舉行,舉人考過便是“貢士”,第一名是貢元,明末才子唐伯虎便是貢元;最高等級的考試便是隻有貢士才能參加的殿試,皇帝親自主持,考上便是“進士”,第一名為狀元。所以說秀才是科舉中最低級別考試的勝出者,已經可以當低級別官員了。相當於八九十年代可以直接分配的大學畢業生,雖級別很低崗位不是很好,但已經進入大清官僚系統公務員隊伍,衣食可以無憂,可以對應科員職稱。

  • 8 # 使用者6957696358683

    我認為秀才不是學歷,頂多相當於現在的教師資格證書,取得秀才學位後,方可辦私塾,教書育人。首先要參加府試相當於地級市的考試,合格後推薦參加省級考試,叫院士。院士合格後方取得秀才學位,推薦鄉試,也就是翰林院在省設立的考試,合格後叫貢士,顧名思議是對國家有貢獻的人,取得貢士學位後方可進都考試面試,簡單說就是這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夫妻之間怎麼相處,看伴侶的手機是對?還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