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端望川

    整體思維和尊重自然是現代生態意識的兩個重要特徵。整體思維要求人們從整體的角度來理解環境問題的複雜性。環境問題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不能單純依賴技術路徑。環境問題的解決離不開政治和經濟的制度創新,更需要人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相應變革。環境問題也不是單純的環境破壞問題。它與貧困問題、和平問題、發展問題等密不可分。環境問題與其他社會問題構成了複雜的“問題群”。對於這個問題群,必須採取綜合治理措施。環境保護所涉及的也不僅僅是人與自然關係的調整,而是涉及當代人之間以及當代人與後代人之間關係的調整。只有同時調整好這三種關係,環境問題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整體思維還要求我們充分意識到,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整體,它的各部分之間保持著複雜的有機聯絡。人類對生態系統之整體性、變化性與複雜性的認識和了解是有限的。因此,人類在干預自然生態系統時,必須遵循審慎和風險最小化原則,要為後代人的選擇留下足夠的安全空間。

      尊重自然是現代生態意識的重要內容,也是生態文明的重要價值理念。自然是人類文明的根基。脫離自然的文明是沒有前途的。人類依賴自然提供的空氣、水、土壤和各種動植物資源而生存。神奇而美麗的自然還能撫慰人類創傷的心靈,提升人類的精神境界,滿足人類的求知慾望。對於這樣一個養育了人類的自然,現代公民理應懷有感激和讚美之情。

      尊重自然的基本要求是尊重並維護自然的完整、穩定與美麗。尊重自然的前提是認可人與自然的平等地位,既不對自然頂禮膜拜,也不把自然視為人類的臣民和征服物件,而是把自然當作人類的合作伙伴。尊重自然的理念與環境人權並不矛盾。人們對之享有權利的物件不是自然本身,而是自然的部分構成要素以及自然提供的部分“生態服務”。作為整體的自然不是任何人的財產,不屬於任何人。因此,對環境人權的強調並不意味著人類是自然的所有者。相反,人類只有首先尊重自然,保護了自然的完整、穩定和美麗,環境人權才能最終得到實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G4李根與任駿飛爆發激烈衝突,最終雙方都被判犯規,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