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083996514885

    公元前399年,一群剛剛恢復奴隸主民主制,擁有公民投票權的雅典人在街頭巷尾和"公投處"吵得不可開交。

    他們驕傲地行使著剛剛到手的"公民審判權",為"民主"的雅典進行著一項需要慎重但偉大的事業——審判"偉人"蘇格拉底。

    這位在"世界"擁有極高威望,在雅典卻譭譽參半的哲學家被"忍無可忍"的雅典人們,控以藐視傳統宗教、引進新神、腐化青年和反對民主等罪名。

    於是,蘇格拉底最終被判處死刑,他拒絕了朋友和學生們的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議,最終自己飲下毒酒,平靜赴死。

    一代聖賢就此消逝,令無數人惋惜不已,後世諸多藝術家都紛紛以戲劇和繪畫的形式紀念他,直到今日。

    而對他處以死刑的判決,被後世大多歸結於"民主的暴政"。

    可是如果認真去翻閱故紙堆或許就可以發現一個令人顛覆的問題——蘇格拉底是被雅典陪審團判處死刑的,且以高票360票贊成,對140票反對的壓倒性"多數民主"合法判決的。

    以至於這個判決結果,可以毫不客氣地說,蘇格拉底是人民公認"該死"之人,要知道雖然出於歷史的侷限(不可細考真正"公民"身份),但當時的雅典陪審團,理論上是透過抽籤隨機,由500名"任意"雅典公民組成的陪審員。

    於是,在正常設計下,出於“理想狀態”的前提(“理所當然”思維—人數越多,客觀上審判越客觀。)整個審判的過程應該是最民主且公平的。

    且重點在於,其實最後的審判中,根據“當時人”的記載,雅典審判團其實對蘇格拉底進行了兩輪的審判,且法庭給予了他充分的申辯機會——根據色諾芬和柏拉圖的記錄(收錄於《蘇格拉底的申辯》),蘇格拉底在法庭上用最簡潔有力且通俗易懂的方式,一一駁斥了所有控罪。

    於是第一輪投票的結果是280票贊成對220票反對,由此可見,在聽取蘇格拉底的申辯之後,其實很多人是支援他無罪的。

    但到了第二輪之後,卻以如此高票通過了死刑的判決,其中最可能的原因就只可能是——人民都想他死!

    “雅典民主”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蘇格拉底選擇一而再地“作死”!

    要知道,首先,在當時,根據雅典法律的規定,其實蘇格拉底是可以拿罰款抵消死刑的。

    雖然他本人很窮,但是他的朋友、學生們,比如柏拉圖、費多等很多都很有錢,也甘願為好友、老師繳納罰款。

    但蘇格拉底本著“文人風骨”的驕傲(類似“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追求),以自己很窮的理由“漫天還價”,用一個低到陪審團不可能接受的贖罪價格,“拒絕”了罰款。

    其次,他“哲學家懷疑一切”的本性,讓他一如既往地得理不饒人,甚至在沒有出審判結果之前,就謙遜(傲嬌)地繼續著他的“不打擊會死星人”日常,滔滔不絕地繼續一一駁斥著“所有”發言的陪審員的質問。

    於是,後面的事我們都知道了,他甚至古板到以“尊重雅典法律”為理由,竟然連友人、學生為他“設計”好的避難(逃亡)之旅都不做,而平靜赴死。

    那個傍晚,衣衫襤褸,散發赤足的蘇格拉底,沒有與妻子和女兒做最後的團聚,而選擇和學生斐多、西米亞斯、西帕斯、克里同等談論靈魂永生的問題,直到獄卒端來那杯毒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騰鰲到五愛市場有直達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