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挑一種最能代表大唐氣象的器物的話,那一定是唐三彩。那些飄逸的三彩駿馬,豐滿的仕女俑和充滿異域風情的三彩駝隊,無一不對映著一個盛世的榮光。但這種如今我們已經耳熟能詳的彩陶,實際上直到二十世紀初才被發現。在這以前,史書並沒有關於“唐三彩”的記載,更不用說它的製作方法了。
但在今天的洛陽,有一個叫作南石山村的地方,製作出的三彩陶卻足可媲美唐代。這座村莊就在唐三彩的發現地北邙山附近。1905年,幾個築路工人不小心鑿開了這裡的一座唐王室貴族墓穴,一批五顏六色的彩陶得以重見天日。這種彩陶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外華人的大量收購讓它們一時“洛陽紙貴”,從那個時候起,南石山村人就開始了仿製唐三彩的歷史。
那麼南石山村的村民是如何將這種消失已久的彩陶製作方法尋找回來的呢?答案或許簡單,但也最接近真實,那就是幾代人成千上萬次的試驗。南石山村人透過將試燒出來的陶片與真正的唐三彩進行比對,直至燒出一模一樣的為止。我們在南石山村找到了唐三彩燒製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高水旺先生,他帶我們參觀了唐三彩的製作流程。
製作唐三彩的原料是一種叫作“高嶺土”的優質黏土。這種黏土可不一般,經過長時間的淘練和陳腐之後,它的質地變得極為細膩,像橡皮泥一樣可塑性極強,又不容易變形。同時又有很強的吸水性,可以使粘結的部分渾為一體,晾乾後不易開裂。
有了優質的原料以後,就是塑形了。圖中高水旺正在雕塑一匹半個人高的駿馬。在製作大型或者較為複雜的三彩時,通常是採用雕塑成型的方法。高水旺說,最難雕刻的部分是馬的眼睛和嘴巴。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匹馬的全部靈氣就匯聚在這兩個部位上。眼睛要怎麼修才能帶神,嘴巴要怎麼咧才有勁,這裡面可都有講究。
對於較小的器件則可以採取模製成型的方法。通常分為兩到三個模具,各部分分別成形後再將它們合在一起。
接著還要修邊,將模具貼合處產生的多餘邊角剔去,並貼上裝飾用的花紋或其他小附件。
坯胎成型晾乾後,就進入不帶釉的第一次燒造,稱為“素燒”。高水旺所搭的窯形狀像一個饅頭,當地稱為“饅頭窯”。經過1100℃左右的高溫燒造,坯胎在冷卻後呈現出溫潤的乳白色,像一塊潔白的畫布在等待著塗抹。
接著,便是形成唐三彩特有色澤的最關鍵一步——施釉。這些釉料由不同的金屬氧化物調製而成(至於具體的配方當然就不方便透露了)。從圖片上看,這些釉料不過是深淺不一的紅色罷了,可是在下面的圖片中你會看到,經過烈焰的洗禮,這些紅色將分化成五顏六色。
掛上釉色以後,便進入第二次燒造,稱“釉燒”。在900℃的高溫中,這些釉料的顏色發生奇妙的變化,在烈火的烘烤之下,黃、綠、褐等顏色釉被表現得絢麗多姿,它們自然垂流,相互交融,顏色在泥胎上奔跑,如同它誕生的那個時代那樣自由而奔放。
在最後的燒造過程中,窯爐內會發出“噼嚦噼嚦噼嚦”清脆的響聲,這是釉片的開裂。這一過程形成了唐三彩特有的紋理,一些細密的裂紋,你只有貼得足夠近才能看清,它們被形象地稱為“蜻蜓翅膀”。
如果是仕女俑,還得再加一道工序,叫作“開相”。為了表現人物更為細膩的表情,仕女的臉部通常不施釉,而是改用礦物顏料來塗畫。
這就是唐三彩工藝品製作的全部流程。說不定在一千多年前的盛唐,唐三彩也是這麼被製作出來的呢。
如果要挑一種最能代表大唐氣象的器物的話,那一定是唐三彩。那些飄逸的三彩駿馬,豐滿的仕女俑和充滿異域風情的三彩駝隊,無一不對映著一個盛世的榮光。但這種如今我們已經耳熟能詳的彩陶,實際上直到二十世紀初才被發現。在這以前,史書並沒有關於“唐三彩”的記載,更不用說它的製作方法了。
但在今天的洛陽,有一個叫作南石山村的地方,製作出的三彩陶卻足可媲美唐代。這座村莊就在唐三彩的發現地北邙山附近。1905年,幾個築路工人不小心鑿開了這裡的一座唐王室貴族墓穴,一批五顏六色的彩陶得以重見天日。這種彩陶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外華人的大量收購讓它們一時“洛陽紙貴”,從那個時候起,南石山村人就開始了仿製唐三彩的歷史。
那麼南石山村的村民是如何將這種消失已久的彩陶製作方法尋找回來的呢?答案或許簡單,但也最接近真實,那就是幾代人成千上萬次的試驗。南石山村人透過將試燒出來的陶片與真正的唐三彩進行比對,直至燒出一模一樣的為止。我們在南石山村找到了唐三彩燒製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高水旺先生,他帶我們參觀了唐三彩的製作流程。
製作唐三彩的原料是一種叫作“高嶺土”的優質黏土。這種黏土可不一般,經過長時間的淘練和陳腐之後,它的質地變得極為細膩,像橡皮泥一樣可塑性極強,又不容易變形。同時又有很強的吸水性,可以使粘結的部分渾為一體,晾乾後不易開裂。
有了優質的原料以後,就是塑形了。圖中高水旺正在雕塑一匹半個人高的駿馬。在製作大型或者較為複雜的三彩時,通常是採用雕塑成型的方法。高水旺說,最難雕刻的部分是馬的眼睛和嘴巴。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匹馬的全部靈氣就匯聚在這兩個部位上。眼睛要怎麼修才能帶神,嘴巴要怎麼咧才有勁,這裡面可都有講究。
對於較小的器件則可以採取模製成型的方法。通常分為兩到三個模具,各部分分別成形後再將它們合在一起。
接著還要修邊,將模具貼合處產生的多餘邊角剔去,並貼上裝飾用的花紋或其他小附件。
坯胎成型晾乾後,就進入不帶釉的第一次燒造,稱為“素燒”。高水旺所搭的窯形狀像一個饅頭,當地稱為“饅頭窯”。經過1100℃左右的高溫燒造,坯胎在冷卻後呈現出溫潤的乳白色,像一塊潔白的畫布在等待著塗抹。
接著,便是形成唐三彩特有色澤的最關鍵一步——施釉。這些釉料由不同的金屬氧化物調製而成(至於具體的配方當然就不方便透露了)。從圖片上看,這些釉料不過是深淺不一的紅色罷了,可是在下面的圖片中你會看到,經過烈焰的洗禮,這些紅色將分化成五顏六色。
掛上釉色以後,便進入第二次燒造,稱“釉燒”。在900℃的高溫中,這些釉料的顏色發生奇妙的變化,在烈火的烘烤之下,黃、綠、褐等顏色釉被表現得絢麗多姿,它們自然垂流,相互交融,顏色在泥胎上奔跑,如同它誕生的那個時代那樣自由而奔放。
在最後的燒造過程中,窯爐內會發出“噼嚦噼嚦噼嚦”清脆的響聲,這是釉片的開裂。這一過程形成了唐三彩特有的紋理,一些細密的裂紋,你只有貼得足夠近才能看清,它們被形象地稱為“蜻蜓翅膀”。
如果是仕女俑,還得再加一道工序,叫作“開相”。為了表現人物更為細膩的表情,仕女的臉部通常不施釉,而是改用礦物顏料來塗畫。
這就是唐三彩工藝品製作的全部流程。說不定在一千多年前的盛唐,唐三彩也是這麼被製作出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