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931173721557

    人生最大的樂事,是在人生成長的關鍵期遇上一位名師,這位名師不僅課講得令聽者如痴如醉,他還是人生命運的導師、幼小心靈的守護神、為迷途羔羊指點迷津,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想成為這樣的人,那麼,如何才能儘快成長為名師呢?語言藝術在其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一個老師學問再高,但是表達不好或者表達不清,他的學問是要大打折扣的,中國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所以,我今天的題目就是“淺談教師的語言藝術”,希望聽了這節課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語言力求生動有趣。   在我看來,作為一個教師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說話,要練習自己的口才。口才是一個人最大的資本。一個教師,即使做不到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但最起碼要讓我們的語言生動有趣,學生才會喜歡我們的課。一個說話沒有標點、沒有抑揚頓挫、不懂激趣的老師,縱有再高深的知識,也很難讓學生喜歡聽你的課。所以要想做一名出色的老師,就要想法設法錘鍊自己的語言,力求生動幽默,激發起學生的興趣。   傳說清朝末年北洋大臣李鴻章有個遠房親戚,他去參加鄉試,由於不學無術,試卷到手卻什麼也不會,最後到交卷的時候沒轍了,就在試卷末尾寫了一行歪歪斜斜的字:“我是李鴻章大人的親妻”,可是他不會寫“親戚”的“戚”竟寫成了“妻子”的“妻”。這位主考官就相當的幽默,你猜他怎麼樣批改的?他批了六個字“所以我不敢娶”,他將錯就錯,把錄取的“取”寫成娶妻的“娶”。大家想一想,在我們批閱學生的日記和作文時,是不是也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你又是怎樣批改的呢?有沒有讓人過目不忘的批語呢?   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如果能夠達到樂此不疲的境地,就歸功於教師語言趣味性。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語文學習過程中,如果能夠用妙趣橫生的語言激發他們,讓學習的全程活動生動活潑,必然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學效率。教學語言的首要前提是動情,然後有趣。趣味性的語言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教師的教學語言不僅要講究藝術,更要注意說話技巧。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要注意聲調的變化,發音輕重,速度快慢,抑揚頓挫,起伏跌宕等都要有講究。同時還要根據教材文字內容的主次,詳略,難易程度不同,確定自己相適應的語速語調變化,力爭教師的教學語言和教學內容和諧,與教學過程和諧。避免貧乏、呆板、乾癟、枯燥的無色語言,忌諱表達含糊,闡述不明,含混不清,半吞半吐,或者具有語法錯誤、邏輯錯誤的毛病語言、無效語言,那樣會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說話處處皆學問。   除了打造生動有趣的課堂語言外,還要注重你平時的說話,說話處處皆學問。我們在座的許多既是老師又是家長,所以我們要切記,無論是面對學生還是面對我們的孩子,如何開口說話。   我這兒有一箇中西教育的最常見的對話,大家可以聽一聽:   家長篇   1、 對走路摔倒的孩子   中國:來,寶貝,媽媽抱你起來。   西方:孩子,勇敢一點,自己站起來。   2、 對孩子的愛好   中國:孩子,我給你報了鋼琴班、美術班、作文班-------你可要好好學呀。   西方;孩子,努力做你想做的事吧。只要你覺得有意義,爸爸、媽媽永遠支援你。   3、 對孩子的將來   中國:你必須好好學習,考重點中學,上重點大學,將來找個好工作。   西方:孩子,條條大路通羅馬,成功的途徑有很多。   4、 對臨考的孩子   中國:我告訴你,你給我好好考,要是再考不不及格,看我怎麼收拾你。   西方:孩子,輕鬆地去考吧,只要努力了,就不用去計較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給cpu上釺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