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論針對“當下直接現實”發表意見(針對當前重要的新聞事實和現實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有迫切的現實意義),提供思想見解(有沒有觀點的直接表達是區分新聞評論和新聞報道的重要界線),新聞評論的大眾本位(大眾性使新聞評論與“陽春白雪”的學術論文、“下里巴人”的街談巷議、“風花雪月”的個人感悟等區別開來)。
論點的話,要鮮明並且超越社會平均爭議水平。
掌握論證的基本方法,論證一定要嚴謹。
以前看到範敬宜《值班手記》裡面這樣寫的:第一步是消滅陳詞濫調,消滅“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沒有特點的標題。第二步是虛實結合,不拘一格。第三講是講究文采。走這幾步必須破除束縛我們思路的某種傳統觀念,如主題必須是實題,單位、人名必須上主題等等。
具體操作來說,能用上一些巧妙的修辭當然就更好了。
For example
比喻的:混亂的藝術品拍賣市場更像是在“擊鼓傳花”、“核心期刊”,是繩索還是標尺、慈善事業要以“玻璃口袋”贏得公眾信任。
引導:引導社會輿論、引導實際工作、引導社會生活、引導受眾思想
監督:監督權力機構、監督公權人士、監督利益團體、監督社會公正
表態:代表政府表態、代表媒介表態、代表公眾表態、代表個人表態
深化:洞察事物本質、做出理性分析、把握普遍聯絡、指出變化規律
新聞評論針對“當下直接現實”發表意見(針對當前重要的新聞事實和現實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有迫切的現實意義),提供思想見解(有沒有觀點的直接表達是區分新聞評論和新聞報道的重要界線),新聞評論的大眾本位(大眾性使新聞評論與“陽春白雪”的學術論文、“下里巴人”的街談巷議、“風花雪月”的個人感悟等區別開來)。
論點的話,要鮮明並且超越社會平均爭議水平。
掌握論證的基本方法,論證一定要嚴謹。
簡單說,在我心中一篇好的新聞評論,論點深刻論據可靠論證嚴謹。具體的問題補充。一、如何去考慮新聞評論的不同角度?1、從報道中 的“不同新聞事實”去考慮2、從新聞評論的不同相關方去考慮3、從新聞事件的發展過程去考慮4、從概念的層層分解考慮二、如何超越社會平均爭議水平?1、基於真相的評論>基於偽事實的評論;2、新思維新問題>舊思維舊問題(獨到的價值);3、系統觀點>區域性觀點(整體大於部分之和);4、專業觀點>普通觀點;5、駁論(部分反駁)。三、事實性論據和理論性論據有哪些?1、事實性論據包括現實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人證、物證、典型事例、個人經歷、歷史資料和統計數字。2、理論性論據包括:科學理論;國家的法律、法令,黨和政府的政策、決議以及領導人講話;歷史上政治家、科學家、思想家和名人的權威性言論;公認的道德規範、常識、科學公理、法則;格言、諺語、歇後語、詩文佳句等。四、論證的基本方法有哪些?演繹法、歸謬法、反證法、歸納法、類比法、分析法、釋義法等。五、怎麼寫一個漂亮的新聞評論標題?以前看到範敬宜《值班手記》裡面這樣寫的:第一步是消滅陳詞濫調,消滅“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沒有特點的標題。第二步是虛實結合,不拘一格。第三講是講究文采。走這幾步必須破除束縛我們思路的某種傳統觀念,如主題必須是實題,單位、人名必須上主題等等。
具體操作來說,能用上一些巧妙的修辭當然就更好了。
For example
比喻的:混亂的藝術品拍賣市場更像是在“擊鼓傳花”、“核心期刊”,是繩索還是標尺、慈善事業要以“玻璃口袋”贏得公眾信任。
比擬的:上海要有更寬廣的胸襟、“誰還敢再做好人”是道德撒嬌、媒體應給“春晚”鬆鬆綁。引用的:白了少年頭,真悲切!(詩詞)、讓“國慶加班工資”莫再畫餅充飢(成語)、當不上附馬不能不取妻(俗語)。借代的:限價怎能只管豆腐乾不管飛機票、喝茅臺扇耳光,是公僕還是老爺?、多交“氈帽朋友”。對照的:“最美麗的屁股”與“最正義的嘴臉”、死抱“黑色GDP”與“綠色GDP”難產、”“真文物遭殃”與“假古董吃香”。雙關的:別給長江添“堵”、不要讓“紅色經典”變了色、靠“薪”更靠“心”。類疊的:我最看不起“看不起農民的人”、讓“正常渠道”正常起來、“真相焦慮症”令人焦慮。拈連的:究竟是要與國際接軌,還是要與老百姓脫軌、關注公款吃喝:官場“酒文化”釀出了什麼、被野狼咬出的鄉村空巢困境、公車改革駛入快車道。(個人覺得拈連的標題最好看......)還有誇張,排比,對偶,仿擬啥的...六、論證的基本結構有哪些?平行結構(論證材料之間是並列的關係,各自獨立,共同支撐論點。這種結構反映的是認識的廣度,事物的多個側面。)遞進結構(不同材料之間是前後支援的關係—前面的論證支援後面的論證,它反映的是評論者對事物的認識深度,最終到達論點。)複合結構(正正反反,起起伏伏,可以避免論證中的片面性,把道理講得比較透徹。)七、寫評論時可以想著評論的功能,反思你寫出的新聞評論能做到什麼?引導:引導社會輿論、引導實際工作、引導社會生活、引導受眾思想
監督:監督權力機構、監督公權人士、監督利益團體、監督社會公正
表態:代表政府表態、代表媒介表態、代表公眾表態、代表個人表態
深化:洞察事物本質、做出理性分析、把握普遍聯絡、指出變化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