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萌貓來也

    劉玉凱/文今天的男女結婚都特別講究儀式。在婚禮上少不了有個飲交杯酒的專案。一般說是男女各自倒酒入杯之後,兩臂環套相勾,兩眼對視,含情脈脈,在溫情的交流中和親友的笑聲中一飲而盡。這是古代在洞房裡舉行的秘密活動,現代卻是在婚禮大廳宴席上公開表演。嚴格地說,交杯酒是洞房內私下的事,新郎新娘結為永好,飲過這杯酒,也就表明一生不棄不離。現代人卻什麼都開放表演,大秀隱私,有點不倫不類。反正現代人也不怕離婚,離了也不過再飲一次交杯酒。是不是婚姻的不牢靠與飲酒的方式有點關係,我們應該好好地研究一番。飲交杯酒的婚俗,《紅樓夢》在第20回中就有。那是寶玉給麝月篦頭,給進來拿錢的晴雯看見了,便冷笑道:“哦,交杯盞還沒吃,倒上頭了!”晴雯提到的“交杯盞”便是指新郎新娘飲的交杯酒。評劇《花為媒》中有兩句唱:“飲過合歡酒,拜過喜神娘。”合歡酒其實便是交杯酒。結婚要飲交杯酒由來很古,《禮記》紀錄:“共牢而食,合巹而酳。”這“合巹”指的便是交杯酒。不過那飲酒的方式卻與今天不同。據我所知,標準的飲交杯酒,不是飲自己的酒,而是飲對方酒杯裡的酒。交杯,就是交換酒杯而飲酒。其原因能夠理解:只有最親密的關係,才能彼此用對方的杯子飲酒。試想,在一般情況下你肯喝別人杯子裡的水,吃別人碗裡的飯嗎?宋代王得臣《麈史》中記曰:“古者婚禮合巹,今也以雙杯彩絲連足,鴛侶傳飲,謂之交杯。”古代的酒杯是三足高腳的爵,就用彩色的絲帶將杯子繫上連線起來。表示一種情感上的聯絡。“傳飲”就是你喝過了他再喝,不是隻喝自己杯中的酒。什麼是“合巹”?這個詞現在是很生疏的。是指新婚鴛侶在洞房之內共飲合歡酒。巹是特別的酒具“瓢”,就是把一個匏瓜剖成兩半為瓢,新郎、新娘各拿一半這樣的瓢,用以飲酒,就叫合巹,兩隻瓢以紅線連柄,新郎新娘各拿一個飲酒,同飲一巹,象徵婚姻將兩人連為一體,也可以說是古人的“交杯酒”。此禮始於周代,鴛侶共飲合巹酒,不光象徵鴛侶合二為一,自此已結永好,並且也含有讓新娘新郎同甘共苦的深意。正如《禮記》所載:“以是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宋代以後,飲交杯酒是在“撒帳”以後舉行,即用兩杯酒以綵綢聯結起來,然後新郎新娘交換酒杯飲酒,叫吃“交杯酒”,合巹之禮演變為新婚鴛侶共飲交杯酒。《東京夢華錄·娶婦》紀錄:新人“用兩盞以彩結連之,互飲一盞,謂之交杯。飲訖,擲盞並花冠子幹床下,盞一仰一合,谷雲大吉,則眾喜賀,然後掩帳訖。”據宋代的記載,飲酒後把酒杯一仰一合放床下取吉利意。這種婚俗也是十分古老的。“交杯酒”原來叫做“合巹酒”,巹(音緊),是一個瓠分成的兩個瓢,是古時婚禮中所用的酒器。《禮記》這是一本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的選集,是儒家經典之一,《禮記·昏義》中便有記述:“共牢而食,合巹而醑。”唐代孔穎達疏曰:“以一瓠分為二瓢謂之巹,婿之與婦各執一片以醑。故云合巹而醑。”醑,用酒漱口之意。可見秦漢之際飲合巹酒幾乎是在撒帳後舉行“共牢”儀式時同時舉行的。“牢”指“牲牢”,即指祭祀用的畜牲牛羊豬;所謂“同牢”、“共牢”,即是古代婚俗中在舉行結婚儀式時新郎新娘必須同吃一盤牲牢,用以表示共同生活的開始,根據《禮記·昏義》的記載,在新郎新娘共牢而食時,才同時飲“合巹酒”。這種婚俗不僅盛行於秦漢,從魏晉南北朝到唐代,均在廣泛傳播,《魏書·臨準王傳·附元孝友》就說:“又夫婦之始,王化所先,共食合瓢,足以成禮。”我們在敦煌寫本伯三二八四殘缺書儀及伯三三五○《下女夫詞》中,也看見了它同樣的記載。根據這兩卷唐代寫本可見,敦煌民間婚俗在舉行同牢時又有一套具體的新的儀式:“1.夫妻先各吃三口飯。2.然後由儐相與侍者餵食。3.再後飲“合巹杯”中酒。4.飲合巹酒前還有一個儀式,即新郎新娘還要以五色錦帶將四腳連紮起來,表示從今以後雙方共同奔前程將受到婚約與為人道德的約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氧感測器一般多久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