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未來不是夢H

    事物的聯絡就其與人類實踐的關係來說,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自在事物的聯絡,一類是人為事物的聯絡。在人類誕生之前或在人類認識與實踐活動尚未涉及的領域中,存在著純粹自在的客觀聯絡,它們當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即使在人類實踐活動範圍內由人們按照一定目的、計劃或方案而形成或建立的聯絡,如國家或地區之間的聯絡、村莊或學校之間的聯絡、兩個機械系統之間的聯絡等,儘管這些聯絡呈現“人化”的特點,滲透著人的目的性、能動性,但這並沒有改變或者取消聯絡的客觀性,這些“人為聯絡”只是人們依據客觀聯絡創造條件,改變了聯絡的具體形式。因此,人們頭腦中的聯絡觀念並不是主觀自生的,而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只有符合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聯絡觀念才具有真實性和現實性。

    列寧在《辯證法的要素》中把堅持“觀察的客觀性(不是例項,不是枝節之論,而是自在之物本身)”作為辯證法的第一原則,就是把辯證法建立在堅實的唯物論基礎之上。聯絡的客觀性要求我們,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絡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

    2.準確地理解量變和質變的關係

    任何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會經過量變和質變兩種狀態和過程,不能認為只有質變重要,量變不重要,也不能認為質變後就沒有量變了。弄清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係,有助於我們正確地認識事物的發展。

    (1)量變是事物在數量和程度上的微小的、不顯著的變化,質變是事物顯著的、根本性質的變化。

    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沒有一定的量變,就不會發生質變。質變必須有一個量變的積累過程,質變本身是“漸進的中斷”,但它卻不是憑空發生的,而是以量變為基礎,由量變所準備好了的。同時,質變總是由量變規定其性質和方向,在量變過程中,實際上存在著兩種相反的量(增加的量與減少的量)的較量,它們都在為質變做準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巴導彈危機後,俄羅斯還會在古巴設立導彈基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