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火星一號

    簡單來說,磁鐵產生磁場和地球產生磁場的原理是不一樣的。下面,就來分別介紹一下兩種磁場是如何產生的。

    在原子中,無論是電子、質子的自旋,還是電子在原子核外的軌道上運動都會產生相應的磁矩。如果原子中的磁矩完全抵消掉,那麼,該物質不會產生磁場,所以就不會表現出磁性,也就不是磁鐵。而如果原子中的磁矩疊加在一起,就會有一個淨磁矩,則該物質就會產生磁場,從而表現出磁性,這就是磁鐵。在磁鐵產生的磁場中,諸如鐵這樣的鐵磁性物質會被磁化,使得磁鐵和鐵磁性物質產生很強的電磁力作用,從而表現出磁鐵能夠吸引鐵磁性物質的現象。

    當溫度超過某一臨界溫度時,由於原子的熱運動加劇,導致磁鐵的原子磁矩排列會從有序變得混亂,所以磁性就會消失,這一臨界溫度被稱為居里溫度。比較常見的鐵氧體磁鐵的居里溫度約為450攝氏度,釹鐵硼磁鐵約為310度。如果溫度低於居里溫度,物體又會重新擁有磁性。

    另一方面,雖然地球內部的溫度很高,地心溫度最高可達5500度,但地球內部仍然會產生磁場,並不會出現消磁的現象。根據目前的主流理論,雖然地球的磁場類似於棒狀磁鐵的磁場,但地球並非一根“磁鐵”,而是一個“發電機”。

    地球內部的最上層是很薄的地殼,往下一層是厚度達到2890公里的地幔,再往下是厚度為3400公里的地核。在地幔和地核的交界處,溫度可達4800度,這使得主要由鐵和鎳組成的核心熔化成液態。但隨著深度的增加,壓力會大幅升高,導致鐵和鎳變成固態。因此,地核由液態的外地核和固態的內地核組成,外地核的厚度為2200公里,內地核的厚度為1200公里。

    在地球自轉過程中,內外地核的自轉速度是不一樣的,外地核中的液態鐵鎳流經初始磁場(太陽磁場),就會透過電磁感應現象產生電流,於是,新產生的電場反過來又會產生磁場。因此,經由地核發電機原理產生的磁場不會在高溫環境中消失。

  • 2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磁鐵被加熱就會失去磁性嗎?那麼地球內部溫度那麼高為什麼還有磁場?

    兩者很容易混淆,畢竟加熱導致磁鐵退磁已經是確定的,而且做實驗也非常簡單!那麼地球內部溫度甚至高達6000多度,再耐高溫的磁鐵都已經退磁了,為什麼地球還有能保護自身的磁場?這磁場又是從哪裡來的?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簡單瞭解下磁鐵是怎麼退磁的!我們都知道能形成磁鐵是因為內部的磁疇排列是一致的獲知大致一致,方向一致則人多力量大嘛,這表現在宏觀狀態就是物質具有磁性,能夠吸引住鐵磁物質.....但高溫加熱會導致的分子熱運動會使磁疇迴歸混亂,各方磁矩抵消,磁性也隨之消失......但溫度下降磁性會恢復,但並不能100%恢復!而這個導致磁場消失的溫度就是居里溫度,不同的磁鐵居里溫度是不一樣的!

    鐵氧體:450℃左右,

    釹鐵硼:320-380℃,

    鋁鎳鈷:860-900℃

    我們用得最廣泛的釹鐵硼居然是最低的,但據測試,釹鐵硼在100攝氏度時磁性就開始下降了,到150度就大幅下降,只要保持20分鐘釹鐵硼就玩完......

    但地球內部卻並不是一塊大磁鐵,很多地球磁場示意圖中畫的是一根超級大的NS極磁鐵,其實這作為示意沒有問題,但這不夠嚴謹,也容易造成誤會!

    事實上地球內部的磁場是一個動態磁場,而這個磁場是有發電機效應所產生的!

    從地殼到地核是有很多層組成的,這種鐵鎳質的流體造成的內外層自轉速度是有差異的,而地磁發電機效應正有此而來,在初始磁通的作用下外層產生的感應電流流動會給核心的給予一個勵磁機制,而在這個作用下地球會有一個正常的磁場反饋與自勵機制,因此地球的磁場源源不斷,永不停息!

    但有一個說法是,從17世紀以來,地磁場一直在不斷減弱中,也許將會迎來一次反轉,這將導致未來數千年間地球弱磁場,或者會對人類的生產生活造成重大影響!

    因為太陽風將直達地面,副產品是全球任何地方都有機會看到極光!您覺得還有看極光的心情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8款軒逸經典 1.6XE CVT舒適版怎麼樣,落地價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