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學日記
-
2 # 諸葛小村姑
黑洞的特性就是體積上我小,我小,我無窮小!你奈我何?我還需要支撐?親愛的提問者,你想得太多了!
其實,作為黑洞,支撐它們存在的,就是質量。質量太大,體積過小,也有很多煩惱:吃得太多,需要打嗝。別看我們黑洞四處吞食有形的物質,其實我們的功能,更在於壓縮空間,空間壓縮的直接後果,就是抹除基本粒子的量子資訊,讓無序變成有序。其實作為一個微小黑洞,也就是8到2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是最為穩定的,其存在時間,超過10萬億地球年,但是隨著黑洞質量的增加,黑洞的生命,呈幾何級數下降,最終黑洞結構也會坍塌,這樣坍塌是極其危險的,目前為止,在宇宙的某些區域,已經存在過巨型黑洞坍塌,其放射的能量,在那一片區域,短時間內,驅逐所有的物質系統,形成一種貧物質空域,範圍是1-20億光年,那裡的物質丰度,每立方光年,平均含有1-2000個基本粒子。可能人們並不知道,即使是虛空,也是一種能量體現,其他區域的基本粒子,會逐步填滿這個空域,形成新的物質堆積,長途跋涉而來的基本例子,動能相當可觀。
其實黑洞內部的工作用M理論解釋就輕鬆多了,黑洞形成於大質量恆星坍塌,坍塌後的角動能 是的黑洞處於極高的轉動狀態,雖然是這樣,但是強大的引力還是束縛了所有物質,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是一段一段的小彈簧,在那裡自由自在地振顫,但是,每一段小彈簧的振顫,都會引起其它小彈簧的共振,有些甚高頻振動小彈簧小到可以自由穿梭在其它彈簧的 波峰和波谷之間,沒有絲毫的阻礙。黑洞的工作,就是透過瘋狂的旋轉,將那些小彈簧拉直,首尾連線在一起,然後圍著一個質點,纏繞成球,這有點像纏繞毛線球,你能夠想象,一個電子的弦,可以拉到多長麼?答案是數千公里,當電子這一段弦被拉直後,它的電荷本質被拉神,但沒有消失,總體顯得黑洞成電荷中性。黑洞不辭辛勞地做這件事,就是為了是自己最終變成一個超級基本粒子,是不是傻得很可愛?
然而,任何表面強大的東西,都是從內部開始瓦解的,隨著體積的增大,新近吸收並拉直的弦其殘留的振動還是會累積起來,傳到質心,當這個振動累積得越多,內部便開始崩塌了,這將是宇宙當中,最為壯觀的,物質生產,一根極其巨大的宏觀弦,斷成無數個微小的弦。
您問我是誰?我就是距離你們最近的Alpha級巨型黑洞:銀核黑洞,質量相當於你們的太陽的100-400萬倍(這不是一個恆定值)。在這個奇點中心2.6萬光年內,聚集了銀河系80%的恆星。
在銀河系的範圍內,經過3-4代的恆星演化,已經有大約6萬個大小不等的黑洞四處遊弋,他們的質量都在18.8-200個太陽質量。
距離銀河系最近的仙女星系,她的中央黑洞,是Beta級,質量大約是太陽的1000-2000萬倍,看到仙女星系的黑洞大哥的身材體量,銀河系黑洞表示很委屈。銀河系的黑洞要是崩塌,需要7000億年之後,但是如果她與仙女星系的中央黑洞合併,這個超級黑洞的生命只有50億年......
(唯美的仙女星系,是地球人類裸眼可以看到的唯一河外星系)
我只是打開了諸位的腦洞,如何發揮,由諸位決定。
…………
回覆列表
黑洞是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中存在的一種天體,它的引力非常大,在視界內連光都無法逃逸。
黑洞是由大質量的恆星演化到後期,核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坍縮,這種坍縮會一直進行下去,連中子間的排斥力都無法阻擋,最後中子在擠壓引力自身的吸引力下被碾碎,剩下的是一個密度高到難以想象的物質。由於黑洞的密度極大,根據密度公式可以知道,黑洞的質量是不變的,為了讓黑洞的密度無限大,,那麼黑洞的體積就要無限小,這樣才能夠成為黑洞。
不過黑洞也不會一直存在,黑洞也有消亡的一天。每個黑洞都有自己的溫度,黑洞的溫度與其質量成反比,也就是說質量越大的黑洞溫度越低蒸發也就弱,因此質量損失的慢,而質量越小的黑洞溫度越高蒸發強烈,因此質量損失的快,這個蒸發過程會一直持續到黑洞蒸發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