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遇春之塵境心影錄
-
2 # 文文mm4545
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是劉老太公親生,劉老太公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因為兒子不做事,老拿竹掃把打無賴劉邦,劉邦不顧父子之情,在項羽要挾劉太公的時候,要求分一杯劉太公的肉羹給他吃,項羽無奈,只得將劉太公放了。劉邦年青時是個遊手好玩的無賴,娶不起老婆,來了個外鄉人,劉邦使盡渾身解數終於賴上了呂氏,後稱呂皇后。呂皇后長得漂亮,心也黑,硬是把韓信騙進宮去給用布困住,由宮女一人一把剪刀活活捅死了,劉邦無賴同項羽在垓下決戰,劉邦施計,將項羽打敗,項羽兵敗無臉回江東,又因為不願獨自將虞姬獨自丟下,所以在烏江自刎而死。劉邦同韓信卻是無賴,但劉邦更勝一籌,有個謀士去見他,他竟用謀士的帽子裝滿小便再丟給那個謀士,可偏偏項羽是貴族,什麼都講公理,碰上這種讓人頭疼的老賴,活該項羽倒黴。
-
3 # 4554加油
劉邦是劉老太公親生的兒子,這件事我可以作證,當年我都在劉老太公身邊,劉邦的娘一直和劉老太公感情很好,都一起工作一起生活的,沒有分開過,直到有了劉邦都沒有分開過。今天忽然編出這樣的問題是與劉邦的後人有仇嗎?自己是個野種,想害劉家人嗎?
大漢王朝的創立者,後世都稱其為高祖劉邦。
劉邦其人出身農家,後來在亂世之中,因緣際會,而成為一個朝代的開國元君。
不知是人類的通病,還是華人特有的德性:總是喜歡仰望權貴,帶著“有色眼鏡”膜拜一切被“光芒”籠罩的“名人”。
歷史是既成的事實,歷史不容假設。雖然知道這個道理,今天在這裡塗鴉,我還是忍不住假設一番。如若劉邦在秦末亂世中沒有成功,如若劉邦在楚漢之爭中敗北,他一輩子也不能成為“高祖”,他至死也就只是個“劉季”,也就是俗話所說的“劉三”。勝者王侯敗者賊,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規律。劉三成功了,他就成了大漢王朝高祖;劉三若是失敗了,他也就只是流寇、土匪劉季。
因為長久以來的“人分三六九等”的傳統觀念入骨太深,加之民眾的自我輕賤意識太濃,還有就是所謂的“為尊者諱、為長者諱”等等的社會風氣浸染,使得人們在回頭看“名人”過往的時候,往往會用“神化”、“聖化”的眼光來審視與其相關的一切。比如,同樣是“尿尿和泥巴”這件事,如果你一直是一個普通人,人家在說起這件事來,就會說你是“沒出息”的傢伙;如果你後來有所成就,成了所謂的“名人”,人家在追憶你的時候,就會說你尿尿的姿勢都是龍章鳳姿,你和的泥巴都均勻有致。原本這是個簡單而可笑的事實,誰都能想得通,只是我們被“權貴高尚”、“平民低賤”的觀念綁架太久,以至於習以為常,無法自拔,難以辨識。
劉邦出身農家,父母應該沒有什麼文化。這從史書的記載中,就可以看出:劉邦的父親是劉太公,母親是劉媼,劉邦弟兄三人分別是劉伯、劉仲、劉季。不知道這是寫史的人已經書面化的記載,還是原本他們就是這樣的稱呼。按照通俗的說法,他們一家的名字也就是:劉大叔、劉大媽、劉大、劉二、劉三。說難聽一點,和“阿貓”、“阿狗”也沒有多大的區別。
劉邦在沒有奪取天下之前,是個怎麼樣的人物,我們可以從他自己的口中得知一二。漢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長安的未央宮建成,為了慶祝這一皇家宮殿的落成,劉邦在未央宮中大宴群臣。那時候,這個曾經的劉三的爸爸劉大叔還健在,理所當然地沾兒子的光,參加這次盛大的慶典聚餐。按照慣例,劉邦在接受群臣的敬酒之後,他端著杯子,滿臉通紅地來到他老爸面前,向他老爸敬酒。這劉三對劉大叔說:
“爹啊,想當年,咱們爺幾個在家裡種地的時候,你一直罵我,說我好吃懶做,沒有長進,和無賴沒啥兩樣。你總是覺得劉大、劉二兩個幹活賣力、勤勞樸實,是本分的莊稼人。你今天看看,我和老大、老二誰更有出息啊?”
後人在評論這段記載的時候,喜歡用“志高才大”來讚賞劉邦。可是,我覺得,正是這段話,把劉邦無賴的本質暴露無遺。這段話,也把司馬遷的史筆直書體現得淋漓盡致。對於父親的責備耿耿於懷,對於自己的成功洋洋得意。即使這是一段玩笑話,也該顧及老人家的感受吧。這事,說明了兩點,一是在劉大叔的眼裡,劉三就是個無賴,或者曾經就是個無賴;二是劉三的無賴本質,在當了皇帝以後,仍然沒有改變。
就是這樣的無賴,在得了帝位之後,便成了傳奇。這傳奇,當然得從劉大媽的懷孕開始。據說,有一次,劉大媽在一個很大的湖泊岸邊休息,不小心就給睡著了,還做了一個夢,她夢見自己與神靈發生了關係。那一天,正好是雷鳴電閃,天昏地暗的天氣,劉大叔有點擔心老婆子,就去找他的老伴,去的時候,據說是看見有一隻蛟龍附在劉大媽的身上。不久,劉大媽就發現有了身孕,等生下來,這孩子是劉家的第三個兒子,就取名劉三,也就是所謂的“劉季”。
這一段記載,是太史公司馬遷寫的,當然也是大漢朝廷和皇室基本上認可的。因為沒有看到封殺和查禁,並且一直流傳下來了。
這個是在“神化”劉邦,誰知卻留下了太多疑問:
劉邦是不是劉大叔的兒子?
劉大媽有沒有外遇?
劉邦為什麼不像劉大、劉二一樣本分?
劉大叔為什麼以前都不喜歡劉三?
劉媼的夢,有點弄巧成拙。有時候,不切當的塗脂抹粉不能增加美感,反而把花容弄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