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坤忠120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是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蕭衍手下白袍大將陳慶之的真實寫照,陳慶之大器晚成,青年時期就一直跟隨在粱武帝身邊。梁武帝是個奇葩皇帝,文武雙全,陳慶之在他身上學到不少東西。經常陪武帝下圍棋,通宵達旦,棋局如戰局,經過近二十年的研究,探索,陳慶之早已胸藏百萬兵。四十一歲時才開始領兵,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以7千人大破北魏二十萬大軍。是儒將、文臣還是白馬銀槍,能徵貫戰武藝高強的大將尚有爭論,在梁朝名將排名第四,總之陳慶之是南北朝時期一代名將。。。。。。白袍將軍薛仁貴,是唐太宗、高宗時期的將帥,白馬長戟,武藝超群。隨太宗東征高麗,任火頭軍長,長期立下無數奇功,為先鋒張士貴之婿何宗憲做嫁衣。後在危難之時救了唐童李世民,真相大白,被李世民封為一字並肩王。後掛帥徵西,成為唐代名將。《薛仁貴徵東》,《薛丁山徵西》,《薛剛反唐》三部小說是描述薛仁貴一家祖孫三代忠心護唐,戰功累累,興衰榮辱。在歷史上祖孫三代連出三部小說頌揚,盡此一家,薛仁貴的故事家喻戶曉,廣為流傳。薛仁貴的知名度比陳慶之高得多,武藝比陳慶之高,韜略陳慶之可稱得上小諸葛,比薛仁貴略強,薛仁貴也擔當過大元帥,綜合比較薛仁貴比陳慶之歷害。

  • 2 # 我來讀歷史

    陳慶之

    陳慶之生於484年,字子云,漢族,義興國山人,因出身寒門,長年不得重用,41歲始獨立領兵,戰鬥生涯只有15年,少為梁武帝蕭衍隨從。後為武威將軍。陳慶之身體文弱,難開普通弓弩,不善於騎馬和射箭,但是卻富有膽略,善籌謀,帶兵有方,深得眾心。陳慶之性格謹慎,每次奉詔,都要洗沐拜受;生活儉樸,只穿素衣,而且不好絲竹;雖身為武將,但善撫士卒,能使部下為其效死力。是一個剛柔並濟的文雅儒將,喜穿白色戰袍,因而得名白袍將軍。

    大同五年(539)十月,陳慶因病之去世,時年五十六歲。梁武帝以其忠於職守,戰功卓著,政績斐然,追贈他為散騎常侍、左衛將軍,賜鼓吹一部,諡號“武”,還詔令義興郡發500人為其會喪。長子陳昭繼位

    陳慶之一生征戰,常設奇謀,多為以少勝多,而且長於攻城。無論是北伐橫掃河洛,或揮師馳騁邊陲,可謂氣吞萬里如虎。在張貽玖所作《毛澤東讀史》中記載“毛澤東在解放後日理萬機的國事操勞中,對正史《陳慶之傳》一讀再讀,對傳內許多處又圈又點,劃滿著重線,並充滿深情地批註:“再讀此傳,為之神往”足以充分顯示其傑出的軍事才能。

    唐朝名將薛仁貴

    薛仁貴生於隋煬帝大業九年(614年),為薛安都的六世孫,屬於河東薛氏家族,但是他因習文練武,敗光家產,所以刻苦努力,天生臂力過人.但是生於亂世之中,未有什麼發展,長大務農,娶妻柳氏,生得一副大飯量。到30歲的時候,記載中描寫他窮困不得志,希望遷移祖墳,以希望帶來好運,他的妻子說:“有本事的人,要善於抓住時機。現在當今皇帝御駕親征遼東,正是需要猛將的時候,你有這一身的本事,何不從軍立個功名?等你富貴還鄉,再改葬父母也不遲!”仁貴聽了,覺得有道理,就告別妻子,去新絳州城裡找張士貴將軍,應徵入伍。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於洛陽出發出征高句麗。三月,在遼東安地戰場上,唐朝將領劉君邛被敵軍團團圍困,無法脫身,無人能救,在此危難時刻,薛仁貴單槍匹馬挺身而出,直取高句麗一將領人頭,將頭懸掛於馬上,高句麗軍觀之膽寒,於是撤軍,劉君邛被救。此役過後,薛仁貴大名從此名揚軍中,同時也拉開了他傳奇的軍旅生涯。

    薛仁貴馳騁沙場數十年,其功勳斐然,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勳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故事被世人所傳頌。

    薛仁貴去世於永淳二年(683年),年七十歲。死因不明,至今也是個解不開的迷。評書中說薛仁貴是被兒子自薛丁山射中喉嚨不治而死(評書中薛丁山原型乃薛仁貴長子薛訥),也有人說是歷史上死得最窩囊的將軍之一。到底是為何,現已無法查證。

    兩者都是出生貧寒,且都是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白袍將軍,可後者死因至今都是解不開的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產手機,拍照技術最好的是哪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