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Allium cePa)又名蔥頭、圓蔥。百合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洋蔥鱗莖除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礦物鹽水,還含有揮發性的硫化物,具有特殊的香味,可炒食、煮食或調味,小型品種可用於醃漬。洋蔥耐貯藏運輸,可在伏缺期間上市,能堵缺補淡,也可加工成脫水菜,遠銷國外。 生物學特徵特性 洋蔥弦狀根系,根毛極少,主要分佈在15釐米的耕作層內。莖短縮,稱“盤狀莖”,其上生葉。葉中空,橫切面呈半月形,由葉鞘和管狀葉片兩部分組成,直立生長,由葉鞘套合成“假莖”。葉鞘基部膨大成鱗莖,鱗莖呈扁圓、圓球或長橢圓形,皮紫紅、黃或綠白色。傘形花序,有花200~1300朵,異花授粉。蒴果。種子盾形,黑色,千粒重3克~4克。種子使用年限為一年。 培育壯苗 苗床應選擇土質疏鬆、肥沃、保水性強,2-3年內未種過蔥、蒜類蔬菜的地塊。每畝大田需苗床0.5分(35平方米左右),用種量0.2公斤。一般可於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播種前要施足基肥,可用45%的三元複合肥,每分地2-3公斤撒施後翻耕,精細整地,作成1.5米(連溝)寬的畦,澆透水,採用幹籽撒播,播後覆蓋細土或焦泥灰,以不見種子為度。蓋土後,每畝苗床可用33%的除草通100毫升噴霧,防除苗床雜草。除草後蓋上一層稻草或遮陽膜,利於保溼防雨,出苗前應保持土壤溼潤。苗床上有60%左右的苗長出時可揭除覆蓋物。 揭除覆蓋物後要視天氣情況及時灑水,防止苗床發白,並可結合澆水追施1%尿素,透過肥水調控,培育適齡壯苗。既要防止幼苗長得過大,引起早期抽苔,又要避免幼苗生長細弱,影響越冬。一般培育洋蔥苗具有4片左右真葉、株高20-25釐米、葉鞘直徑6-7毫米、單株重5克左右為宜。 移栽定植 要選擇近兩年未種過蔥、蒜類蔬菜的疏鬆、肥沃、保水力強的中性砂壤土大田種植洋蔥。翻耕前每畝撒施生石灰75公斤,然後用拖拉機旋耕一遍,使石灰和土壤充分混和,調節土壤酸性。旋耕後,每畝大田再撒施腐熟豬、羊、雞、鴨糞肥2000公斤以上,加碳銨25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硫酸鉀10公斤,旋耕第2遍,使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和,土壤細而疏鬆。第2遍旋耕後整地作畦,畦寬1.5米(連溝),要求畦面平整,溝直水通,做到畦溝、腰溝、圍溝配套。定植前可畝用33%除草通100毫升全田噴霧,防除雜草。 定植時應按洋蔥苗大小分開移栽,以便其生長一致,並剔除葉鞘直徑超過8毫米的大苗和3毫米以下的弱小苗及病苗。定植期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要求旬平均溫度在4-5℃時進行定植。因洋蔥從定植到恢復生長約需30天左右,所以必須在嚴寒來臨前,促使其根系生長髮育良好,防止土壤結凍抬根引起死苗。 定植密度一般要求畝栽2萬株左右,行株距20釐米×15釐米,定植深度以不掩埋五杈股為好。定植完後澆水,促進洋蔥苗成活,切忌全田灌水,造成土壤板結,不利洋蔥生長。 科學管理 洋蔥定植成活後(大約15天左右),應進行第一次追肥,畝施稀腐人畜糞肥10-15擔,或畝用尿素5公斤沖水澆施,促進洋蔥苗髮根。進入嚴冬前,可在洋蔥行間鋪施一層腐熟的豬、牛、羊欄肥,既可護根防寒,又可為翌年洋蔥生長提供養分。洋蔥的施肥應掌握輕冬肥、重春肥,以農家有機肥和氮肥為主的原則。3月上旬氣溫漸升,洋蔥進入旺盛生長期,應施一次重肥,畝施腐熟人糞尿30-40擔,或畝用尿素7.5公斤、過磷酸鈣20公斤沖水20擔澆施。4月中旬至5月上旬是洋蔥生長最旺盛的時期,應加大施肥量,畝用尿素15公斤和硫酸鉀7.5公斤沖水20擔澆施,促進洋蔥鱗莖膨大,並保持土壤溼潤。 防治病蟲 為害洋蔥的病害主要是紫斑病、霜黴病和灰黴病。發病時可用瑞毒黴、代森鋅和百菌清等藥劑噴霧防治,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為害洋蔥的蟲害主要是蔥薊馬和蔥蠅,發生時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或90%敵百蟲800倍液或40%毒死蜱600倍液噴灑或澆根防治。
洋蔥(Allium cePa)又名蔥頭、圓蔥。百合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洋蔥鱗莖除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礦物鹽水,還含有揮發性的硫化物,具有特殊的香味,可炒食、煮食或調味,小型品種可用於醃漬。洋蔥耐貯藏運輸,可在伏缺期間上市,能堵缺補淡,也可加工成脫水菜,遠銷國外。 生物學特徵特性 洋蔥弦狀根系,根毛極少,主要分佈在15釐米的耕作層內。莖短縮,稱“盤狀莖”,其上生葉。葉中空,橫切面呈半月形,由葉鞘和管狀葉片兩部分組成,直立生長,由葉鞘套合成“假莖”。葉鞘基部膨大成鱗莖,鱗莖呈扁圓、圓球或長橢圓形,皮紫紅、黃或綠白色。傘形花序,有花200~1300朵,異花授粉。蒴果。種子盾形,黑色,千粒重3克~4克。種子使用年限為一年。 培育壯苗 苗床應選擇土質疏鬆、肥沃、保水性強,2-3年內未種過蔥、蒜類蔬菜的地塊。每畝大田需苗床0.5分(35平方米左右),用種量0.2公斤。一般可於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播種前要施足基肥,可用45%的三元複合肥,每分地2-3公斤撒施後翻耕,精細整地,作成1.5米(連溝)寬的畦,澆透水,採用幹籽撒播,播後覆蓋細土或焦泥灰,以不見種子為度。蓋土後,每畝苗床可用33%的除草通100毫升噴霧,防除苗床雜草。除草後蓋上一層稻草或遮陽膜,利於保溼防雨,出苗前應保持土壤溼潤。苗床上有60%左右的苗長出時可揭除覆蓋物。 揭除覆蓋物後要視天氣情況及時灑水,防止苗床發白,並可結合澆水追施1%尿素,透過肥水調控,培育適齡壯苗。既要防止幼苗長得過大,引起早期抽苔,又要避免幼苗生長細弱,影響越冬。一般培育洋蔥苗具有4片左右真葉、株高20-25釐米、葉鞘直徑6-7毫米、單株重5克左右為宜。 移栽定植 要選擇近兩年未種過蔥、蒜類蔬菜的疏鬆、肥沃、保水力強的中性砂壤土大田種植洋蔥。翻耕前每畝撒施生石灰75公斤,然後用拖拉機旋耕一遍,使石灰和土壤充分混和,調節土壤酸性。旋耕後,每畝大田再撒施腐熟豬、羊、雞、鴨糞肥2000公斤以上,加碳銨25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硫酸鉀10公斤,旋耕第2遍,使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和,土壤細而疏鬆。第2遍旋耕後整地作畦,畦寬1.5米(連溝),要求畦面平整,溝直水通,做到畦溝、腰溝、圍溝配套。定植前可畝用33%除草通100毫升全田噴霧,防除雜草。 定植時應按洋蔥苗大小分開移栽,以便其生長一致,並剔除葉鞘直徑超過8毫米的大苗和3毫米以下的弱小苗及病苗。定植期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要求旬平均溫度在4-5℃時進行定植。因洋蔥從定植到恢復生長約需30天左右,所以必須在嚴寒來臨前,促使其根系生長髮育良好,防止土壤結凍抬根引起死苗。 定植密度一般要求畝栽2萬株左右,行株距20釐米×15釐米,定植深度以不掩埋五杈股為好。定植完後澆水,促進洋蔥苗成活,切忌全田灌水,造成土壤板結,不利洋蔥生長。 科學管理 洋蔥定植成活後(大約15天左右),應進行第一次追肥,畝施稀腐人畜糞肥10-15擔,或畝用尿素5公斤沖水澆施,促進洋蔥苗髮根。進入嚴冬前,可在洋蔥行間鋪施一層腐熟的豬、牛、羊欄肥,既可護根防寒,又可為翌年洋蔥生長提供養分。洋蔥的施肥應掌握輕冬肥、重春肥,以農家有機肥和氮肥為主的原則。3月上旬氣溫漸升,洋蔥進入旺盛生長期,應施一次重肥,畝施腐熟人糞尿30-40擔,或畝用尿素7.5公斤、過磷酸鈣20公斤沖水20擔澆施。4月中旬至5月上旬是洋蔥生長最旺盛的時期,應加大施肥量,畝用尿素15公斤和硫酸鉀7.5公斤沖水20擔澆施,促進洋蔥鱗莖膨大,並保持土壤溼潤。 防治病蟲 為害洋蔥的病害主要是紫斑病、霜黴病和灰黴病。發病時可用瑞毒黴、代森鋅和百菌清等藥劑噴霧防治,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為害洋蔥的蟲害主要是蔥薊馬和蔥蠅,發生時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或90%敵百蟲800倍液或40%毒死蜱600倍液噴灑或澆根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