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大贏家王富貴

    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 中國戲曲的情緒化妝。變臉最先用於神怪角色,明代已有。明雜劇《灌口二郎斬健蛟》中就有“變化青臉”的記載。當時的變臉是演員進入後臺改扮 。 後世則衍變為當場變臉,成為一項表演特技,不少地方劇種都有,以川劇最為著名。變臉有大變臉、小變臉之分。大變臉系全臉都變,有3變、5變乃至 9 變 ;小變臉則為區域性變臉 。 變臉的主要手法有三:抹暴眼、吹粉、扯臉。前兩種屬塗面化妝,如抹暴眼是演員手指抹上預存於眉頭或鬢的墨青,一抹即變;吹粉更是粗糙,即演員吹起色粉,以改變臉色;後一種則加用面具,一層一層套在臉上,鬆緊死活有度,變時一個個扯下來。此外,還有撕臉與貼臉,現已不多用。變臉要求動作敏捷,不露痕跡。主要用於劇中人物驚恐、絕望、憤怒等情緒的突然變化。變臉的手法大體上分為三種: “抹臉”、“吹臉”、“扯”。此外,還有一種“運氣”變臉。 “抹臉”是將化妝油彩塗在臉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時用手往臉上一抹,便可變成另外一種臉色。如果要全部變,則油彩塗於額上或眉毛上,如果只變下半部臉,則油彩可塗在臉或鼻子上。如果只需變某一個區域性,則油彩只塗要變的位置即可。如《白蛇傳》中的許仙,《放裴》中的裴禹,《飛雲劍》中的陳侖老鬼等都採用“抹臉”的手法。 “吹臉”只適合於粉末狀的化妝品,如金粉、墨粉、銀粉等等。有的是在舞臺的地面上擺一個很小的盒子,內裝粉末,演員到時做一個伏地的舞蹈動作,趁機將臉貼近盒子一吹,粉末撲在臉上,立即變成另一種顏色的臉。必須注意的是:吹時閉眼、閉口、閉氣。《活捉子都》中的子都,《治中山》中的樂羊子等人物的變臉,採用的便是“吹臉”的方式。 “扯臉”是比較複雜的一種變臉方法。它是事前將臉譜畫在一張一張的綢子上,剪好,每張臉譜上都系一把絲線,再一張一張地貼在臉上。絲線則系在衣服的某一個順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腰帶上之類)。隨著劇情的進展,在舞蹈動作的掩護下,一張一張地將它扯下來。如《白蛇傳》中的缽童(紫金鐃缽),可以變綠、紅、白、黑等七、八張不同的臉。再如《舊正樓》中的賊、《望娘灘》的聶龍等也使用扯臉。 “扯臉”有一定的難度。一是粘臉譜的粘合劑不宜太多,以免到時扯不下來,或者一次把所有的臉譜都扯下來。二是動作要乾淨利落,假動作要巧妙,能掩觀眾眼目。 還有一種方式是“運氣變臉”。 傳說已故川劇名演員彭泗洪,在扮演《空城計》中的諸葛亮時,當琴童報告司馬懿大兵退去以後,他能夠運用氣功而使臉由紅變白,再由白轉青,意在表現諸葛亮如釋重負後的後怕。 總之,變臉在川劇中是很絕的一門技藝,現在已被其它兄弟劇種所借鑑,並且已經流傳國外。川劇的變臉絕技,讓人匪夷所思:一張臉剎那間可以變幻出十四張之多,真是值得驚歎的事情。而魯迅先生橫眉冷對的“一闊臉就變”,同樣讓我們驚詫萬分。曾經窮途末路,苦不堪言,一朝得勢,飛黃騰達,則再難正眼瞧人,朋友熟人不相往來,看見也不相招呼,連走路也衣角翻飛,拂人於咫尺。此“變臉”之一種。現實社會,我們可以經常看到達官貴人駕乘高檔轎車,出入高檔別墅、會所,衣香鬢影地頻繁參加所謂的交際、娛樂,一副紙醉金迷又指高氣揚的派頭,而一旦“雙規”,一旦失勢,就又耷拉腦袋,滿臉無奈與悔恨,教人視之哭笑不得,頓感滑稽之極,又深為痛恨!此“變臉”之二種。我認識一個搞工程建修的經理,前幾年衣冠楚楚,臉面光鮮,不想新近碰倒卻是大變其樣,一副委瑣潦倒之象,連說話也底氣不足,囁囁嚅嚅,讓人頓生憐惜之情。一問才知是因為外出包工被騙30餘萬,銀行和個人借款不能到期歸還所致。此“變臉”之三種。而醜陋的女人,不是透過自身素質的培養,以增強可愛的程度,而是藉助現代的整容技術美化成一張精緻漂亮的臉,卻居然可以為她換來金錢甚至前途,實在是奇妙得很!此“變臉”之四種!的確,金錢是男人的臉,有了錢,男人可以裝扮成宋玉、潘安,甚至為所欲為;沒有錢,男人則膽氣全無,就象沒有靈魂的空殼軀體。而女人有了錢,也可把自己塑造成大家閨秀,或者嫵媚麗人、妖魅公主。然而“變臉”之種種何其多也,我們誰也不希望這種“變臉”繼續在社會的各個角落裡變來變去,那就拿出可貴的膽識,做人必要的靈魂來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最肉麻的情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