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雨天迷彩

    展開全部

    在清水中(視魚數量)倒入一勺食鹽,然後把魚放入倒入食鹽的水中,讓其清吐。用白酒對魚進行清洗,特別是腮部和魚肚內要仔細的清洗。倒入少量的醋和胡椒粉,或者放些月桂葉,用白糖碼十分鐘,洗淨後可徹底去除土腥味,而且對魚肉質量無任何影響。

    在烹飪時加入適量的酒或醋,更是去腥的好辦法。因為酒中乙 醇是很好的有機溶劑,魚身上能產生腥味的三甲基氨碰到乙醇就會 被溶解,並隨著加熱而揮發掉,所以,腥味兒就沒有了。

    用什麼酒好呢?除用黃酒之外,白酒和果酒都行。

    醋能去腥味,是因為魚的腥味很大成分屬胺化物,呈弱鹼性,而食醋中的醋酸與鹼性的胺 化物能結合成中性鹽,從而可以使魚腥味減少。

    去除魚腥味到底 用酒好呢(什麼酒都可以),還是用醋好?

    這要看不同地區人們的飲食習慣,南方人一般對食物的口味要求是喜清淡,所以愛用黃酒 ;北方人的口味偏重,愛用醋。其實,許多人更喜歡酒醋都用,酒中的乙醇和醋中的醋酸結合後,能生成富有香味的醋;再配以適量的蔥、姜,蒜等作料,燒出的魚味更香。

    長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屬鯰形目,鱨科,鮠屬,又名鮰魚。不同的地方,鮰魚有不同的叫法,上海稱“鮰老鼠”、四川名“江團”,貴州則喚之為“習魚”。長吻鮠體長,吻錐形,向前顯著地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須4對,細小。無鱗,背鰭及胸鰭的硬刺後緣有鋸齒,脂鰭肥厚,尾鰭深分叉。體色粉紅,背部稍帶灰色,腹部白色,鰭為灰黑色。

    體長,吻錐形,向前顯著地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須4對,細小。無鱗,背鰭及胸鰭的硬刺後緣有鋸齒,脂鰭肥厚,尾鰭深分叉。體色粉紅,背部稍帶灰色,腹部白色,鰭為灰黑色。長吻鮠體色灰白,各鰭灰黑,吻錐形,向前突出,眼小,有四對須。屬肉食性底層魚類,喜夜晚捕食。生存溫度0~38℃,最適生長水溫25~28℃,20℃以下攝食減少、生長放慢;耐低氧與家魚相近;性成熟期為3齡,雄魚比雌魚個體大,每年4~6月產卵。

    長吻鮠在分類上隸屬於鯰形目 ,鮠科 ,鮠屬。外形與珠江流域的名貴品種斑鱯(俗稱魽魚)頗為相似 。身體呈紡錘形 ,頭較小 ,吻尖而長 ,口下位 。體表光滑無鱗 ,體色背部呈灰黑色 ,腹部呈灰白色 ,體側無黑色斑點 ,有脂鰭。生活於水體的底層,性喜群集 ,較溫馴 。池塘養殖起捕率高 ,一網起捕率可達98%以上。對溶氧的要求較高,一旦缺氧浮頭 ,容易造成死亡 。對硫酸銅、硝酸亞汞等藥物比較敏感,不能按常規用藥。生長速度較快 ,當年孵化的魚苗 ,到年底可長到400~500克,第二年年底可長到1500克。在天然水體 ,長吻鮠以小魚小蝦為餌料 ,人工飼養條件下可完全攝食人工飼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葫蘆長葉子長黃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