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乙烯為無色液體,氣味似氯仿,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蒸氣與空氣形成混合物可燃限8.0%~10.5% ,幾乎不溶於水,與乙醇、乙醚及氯仿混溶,溶於多種固定油和揮發性油。 潮溼時遇光生成鹽酸。高濃度蒸氣在高溫下會燃燒。加熱分解,放出有毒氯化物。加熱至250~600℃,與鐵、銅、鋅、鋁接觸生成光氣。能與鋇、四氧化二氮、鋰、鎂、液態氧、臭氧、氫氧化鉀、硝酸鉀、鈉、氫氧化鈉、鈦發生劇烈反應。 化學式:C2HCl3 分子量:131.39 相對密度:1.4649(20/4℃) 熔點:-73℃ 沸點:86.7℃ 閃點:32.22℃(閉杯) 自燃點:420℃ 蒸氣密度:4.53 蒸氣壓:13.33kPa(100mmHg32℃) 健康危害:三氯乙烯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吸入急性中毒者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狀、流淚、流涎。隨之出現頭暈、頭痛、噁心、運動失調及酒醉樣症狀。出現頭暈、頭痛、倦睡、噁心、嘔吐、腹痛、視力模糊、四肢麻木,甚至出現興奮不安、抽搐乃至昏迷,可致死。 危險特性:三氯乙烯一般不會燃燒,但長時間暴露在明火及高溫下仍能燃燒。受高熱分解產生有毒的腐蝕性煙氣。 儲存注意事項:三氯乙烯應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防止Sunny直射。包裝密封。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洩漏物。 工廠使用注意事項 ①三氯乙烯清洗工序必須與其它工序完全隔開,避免無關人員接觸;。 ②清洗場所應設定警示標識、應有良好的通風設施,接觸者應配給防毒口罩、防護手套、眼鏡等個人防護用品。 ③三氯乙烯清洗工種應禁止實行輪換制,以避免輪換到敏感者接觸該物質。 ④對新接觸者應嚴密觀察45天,如有過敏表現者,及時處理。 ⑤主動為接觸者購買工傷保險。 [編輯本段]化學品用途 三氯乙烯主要用於金屬表面的去油汙、乾洗衣物、植物和礦物油的提取、製備藥物、有機合成以及溶解油脂、橡膠、樹脂和生物鹼、蠟等。 [編輯本段]製取方法 氯乙酸最早於1841年首次發現,1857年在實驗中使乙酸在Sunny直接照射下進行氯化反應制得氯乙酸。目前,氯乙酸的生產方法有氯乙烯、氯乙醯氯水解法、三氯乙烯水解法、氯乙炔法、四氯乙烯法、丙三醇法、二氯乙酸法、三氯乙醛法、氯乙醇氧化法、乙烯酮氧化法和乙酸催化氯化法等十多種,工業生產方法主要有三氯乙烯水解法、氯乙醯氯法以及乙酸催化氯化法三種。 三氯乙烯水解法是三氯乙烯在以93%的硫酸為催化劑,反應溫度為160-180℃的條件下,透過控制三氯乙烯和水的比例,進行水解反應生成氯乙酸。該法可以達到高純度的氯乙酸,產率可以達到90%,不足之處是副產鹽酸較多(每噸產品可以副產30%的鹽酸2.57噸),生產消耗定額偏高,工藝流程長,生產成本高。目前該法主要被歐洲的一些氯乙酸生產廠家所採用。 氯乙醯氯法是氯乙醯氯在鹼性條件下水解得到氯乙酸,由於受到原料的限制,目前該法已經很少有生產廠家採用。 乙酸催化氯化法是目前國內外生產氯乙酸最主要的方法。它又可分為間歇式生產工藝和連續化生產工藝兩種。 間歇式生產工藝是一般硫磺粉為催化劑,控制其用量約為乙酸總量的3%(質量百分數),反應採用二級串聯氯化,主鍋在90℃下通氯氣,控制反應溫度為96-100℃,副鍋反應溫度為85-90℃,當反應終點密度為1.35時即為反應終點。保溫反應1小時後加入迴圈母液冷卻結晶,在凝固點以上1-2℃加入晶種,緩慢冷卻至25℃左右,經抽濾或離心分離製得產品。尾氣氯化氫送填料吸收塔回收副產鹽酸。目前,國外該法已經被淘汰,而中國的生產廠家主要採用該法進行生產,該法生產工藝雖然比較簡單,但消耗高,產量低,所得產品質量差,生產週期長,生產成本高、三廢汙染嚴重,催化劑硫磺粉不僅汙染主產品,也汙染副產品鹽酸,有時還造成管道裝置的堵塞,使生產不正常,使得產品的應用範圍受到一定的限制。 連續法氯乙酸生產工藝是以乙酸、液氯為原料,醋酐和硫酸為催化劑,經乙酸氯化、蒸餾、結晶、分離、乾燥等過程製得氯乙酸。該法所得產品質量高,原料消耗少,且對原料氯要求不太苛刻,可以用液氯尾氣或氣氯生產,不足之處是反應轉化率低,僅有45%左右,增加了蒸汽消耗和電耗。目前該法是世界上生產氯乙酸的主要方法,美國、日本、德國、荷蘭、加拿大等國的大型氯乙酸生產企業均採用該法進行生產。
三氯乙烯為無色液體,氣味似氯仿,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蒸氣與空氣形成混合物可燃限8.0%~10.5% ,幾乎不溶於水,與乙醇、乙醚及氯仿混溶,溶於多種固定油和揮發性油。 潮溼時遇光生成鹽酸。高濃度蒸氣在高溫下會燃燒。加熱分解,放出有毒氯化物。加熱至250~600℃,與鐵、銅、鋅、鋁接觸生成光氣。能與鋇、四氧化二氮、鋰、鎂、液態氧、臭氧、氫氧化鉀、硝酸鉀、鈉、氫氧化鈉、鈦發生劇烈反應。 化學式:C2HCl3 分子量:131.39 相對密度:1.4649(20/4℃) 熔點:-73℃ 沸點:86.7℃ 閃點:32.22℃(閉杯) 自燃點:420℃ 蒸氣密度:4.53 蒸氣壓:13.33kPa(100mmHg32℃) 健康危害:三氯乙烯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吸入急性中毒者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狀、流淚、流涎。隨之出現頭暈、頭痛、噁心、運動失調及酒醉樣症狀。出現頭暈、頭痛、倦睡、噁心、嘔吐、腹痛、視力模糊、四肢麻木,甚至出現興奮不安、抽搐乃至昏迷,可致死。 危險特性:三氯乙烯一般不會燃燒,但長時間暴露在明火及高溫下仍能燃燒。受高熱分解產生有毒的腐蝕性煙氣。 儲存注意事項:三氯乙烯應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防止Sunny直射。包裝密封。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洩漏物。 工廠使用注意事項 ①三氯乙烯清洗工序必須與其它工序完全隔開,避免無關人員接觸;。 ②清洗場所應設定警示標識、應有良好的通風設施,接觸者應配給防毒口罩、防護手套、眼鏡等個人防護用品。 ③三氯乙烯清洗工種應禁止實行輪換制,以避免輪換到敏感者接觸該物質。 ④對新接觸者應嚴密觀察45天,如有過敏表現者,及時處理。 ⑤主動為接觸者購買工傷保險。 [編輯本段]化學品用途 三氯乙烯主要用於金屬表面的去油汙、乾洗衣物、植物和礦物油的提取、製備藥物、有機合成以及溶解油脂、橡膠、樹脂和生物鹼、蠟等。 [編輯本段]製取方法 氯乙酸最早於1841年首次發現,1857年在實驗中使乙酸在Sunny直接照射下進行氯化反應制得氯乙酸。目前,氯乙酸的生產方法有氯乙烯、氯乙醯氯水解法、三氯乙烯水解法、氯乙炔法、四氯乙烯法、丙三醇法、二氯乙酸法、三氯乙醛法、氯乙醇氧化法、乙烯酮氧化法和乙酸催化氯化法等十多種,工業生產方法主要有三氯乙烯水解法、氯乙醯氯法以及乙酸催化氯化法三種。 三氯乙烯水解法是三氯乙烯在以93%的硫酸為催化劑,反應溫度為160-180℃的條件下,透過控制三氯乙烯和水的比例,進行水解反應生成氯乙酸。該法可以達到高純度的氯乙酸,產率可以達到90%,不足之處是副產鹽酸較多(每噸產品可以副產30%的鹽酸2.57噸),生產消耗定額偏高,工藝流程長,生產成本高。目前該法主要被歐洲的一些氯乙酸生產廠家所採用。 氯乙醯氯法是氯乙醯氯在鹼性條件下水解得到氯乙酸,由於受到原料的限制,目前該法已經很少有生產廠家採用。 乙酸催化氯化法是目前國內外生產氯乙酸最主要的方法。它又可分為間歇式生產工藝和連續化生產工藝兩種。 間歇式生產工藝是一般硫磺粉為催化劑,控制其用量約為乙酸總量的3%(質量百分數),反應採用二級串聯氯化,主鍋在90℃下通氯氣,控制反應溫度為96-100℃,副鍋反應溫度為85-90℃,當反應終點密度為1.35時即為反應終點。保溫反應1小時後加入迴圈母液冷卻結晶,在凝固點以上1-2℃加入晶種,緩慢冷卻至25℃左右,經抽濾或離心分離製得產品。尾氣氯化氫送填料吸收塔回收副產鹽酸。目前,國外該法已經被淘汰,而中國的生產廠家主要採用該法進行生產,該法生產工藝雖然比較簡單,但消耗高,產量低,所得產品質量差,生產週期長,生產成本高、三廢汙染嚴重,催化劑硫磺粉不僅汙染主產品,也汙染副產品鹽酸,有時還造成管道裝置的堵塞,使生產不正常,使得產品的應用範圍受到一定的限制。 連續法氯乙酸生產工藝是以乙酸、液氯為原料,醋酐和硫酸為催化劑,經乙酸氯化、蒸餾、結晶、分離、乾燥等過程製得氯乙酸。該法所得產品質量高,原料消耗少,且對原料氯要求不太苛刻,可以用液氯尾氣或氣氯生產,不足之處是反應轉化率低,僅有45%左右,增加了蒸汽消耗和電耗。目前該法是世界上生產氯乙酸的主要方法,美國、日本、德國、荷蘭、加拿大等國的大型氯乙酸生產企業均採用該法進行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