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法有云

    初學毛筆一般是從大楷開始,那麼多大的字才可以稱之為大呢?

    我們常說的楷書中的“大楷”、“中楷”、“小楷”。一般來說,是按照中國的長度單位進行的。

    中國的長度單位1尺=10寸=33.33333……釐米(1寸=3.33333…釐米)

    數寸以下不小於一寸見方的稱為大楷,像界格一寸見方的普通大字本稱為“大楷本”。一寸以下不小於一分見方的稱為中楷。

    小於一分見方的則稱為小楷。

    也就是說,正方形的邊長達到4、5釐米的米字格就可以稱之為大楷了。

    實際劃分並不是很嚴格的。

    《中國書法大辭典》“大楷”條目書:“普通數寸以下大字稱“大楷”......”。

    清朝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學敘第二十二》:“作書宜從何始?宜從大字始。《筆陣圖》曰:“初學先大書,不得從小。”然亦以二寸、一寸為度,不得過大也。”

    康有為把一寸之楷書界定為大楷。

    該辭典“中楷”條目把“徑寸見方之楷書”稱為中楷,將“數分見方”的楷書稱為小楷。

    極大之楷書極小之楷書分別稱為大楷、小楷自然無可爭議,但是四五分至八九分見方的楷書是中楷還是小楷呢?很難確切劃分。

    學習楷書,以先大楷(方寸見方)後小楷為好。

    一、毛筆為軟毛,初學者控制能力不高,在書寫時手若顫抖筆畫則出現時粗時細現象,缺乏通暢感和力感,寫的字越小則難度越大。

    二、楷書的點畫起止分明,初學者駕馭筆的能力不足,寫大楷用筆起伏較大,動作尚且往往過分,寫小楷更難以適應。

    南齊王僧虔說:“纖微向背,毫髮死生。”

    意思是無論相向相背,都只是細微的差異,字寫得活脫還是呆滯,往往在於毫髮之微的差別。

    先學大楷,待控制筆的能力增強了再學習小楷,會更得心應手。

    三、宋代蘇軾曾經說過:“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

    就是說大楷容易寫鬆散,小楷容易寫擁擠。

    對於初學者來說,要把小楷寫得寬綽有餘比把大楷寫得結密而無間更難,因此,學習還是先易後難為好。

    四、大楷筆畫長,多用腕力;小楷筆畫端,多用指力。

    先學習大楷可練就雄強的腕力與筆力,對於學習小楷大有裨益。

    總之,從目前的書法學習便利性方面考慮,書法學習可以選擇正方形邊長在6釐米左右的米字格來學習。

  • 2 # 翰墨今香

    初學毛筆字不適合寫太大的字,因此米字格不適宜用太大的米字格。過去寫毛筆字都叫寫大字,很多人在公共場合寫毛筆字都是寫很大的字,這使得很多不太懂書法的群眾以為寫毛筆字都是寫很大的字,其實不然。

    明朝之前文人們很少寫大字的,超過10釐米的字很少,明朝之後題匾之風盛行,以致於書寫大字的風氣開始慢慢盛行。

    古人的毛筆字其實都是很小的,有的時候小的出乎我們的想象。例如著名的顏真卿的入門楷書字帖《多寶塔》,實際上每個字也就是2-3釐米,比我們現在經常寫的小楷大不了多少。另外著名的王羲之的行書作品《蘭亭序》每個字最多不超過2.5釐米。柳公權的楷書代表作《玄秘塔碑》每個字也最多4-5釐米見方。

    有些人初學書法喜歡寫大字,寫30釐米左右的字,這裡有討巧的意思,而且寫大字對筆法的學習也很不利,超過10釐米以上的字,應該就屬於榜書了,榜書對執筆和書寫技巧的要求與我們寫普通字是不一樣的,所以初學書法不適合寫大字。

    如果一開始寫的字太小,也不適合練習書法的筆法技巧,特別是唐楷中很多提按、轉折的動作,逆鋒、回鋒的筆法,小字相對來說簡單了很多。另外初學寫太小的字,因為控筆不熟練,很難寫出字形,還會影響學習的信心。

    我們現在買的字帖,有些字帖都是放大版的,而我們練書法的話,初學不適合寫太小的,也不適合寫太大的,一般建議初學書法寫5-6釐米的字就好。如果字是5-6釐米的,那麼米字格上下左右留點距離的話,7-9釐米左右的米字格就可以。這是屬於中楷範圍,用毛筆的話建議就用中楷兼毫的。

  • 3 # ssk燕

    初學毛筆字用10釐米左右或者以下都可以,看你想寫多大的字,毛筆又是多大定的。比如你想練大字,4個米字格寫一個字,拿著特大號的毛筆,那恐怕買米字格都有點浪費。比如你想寫5釐米大的字,用普通中楷毛筆,那麼6釐米左右的米字格就合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秦始皇最喜歡的女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