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zdzn30724

      企業文化的基本特徵  形性與有形性的統一  企業文化的核心中包含著各種價值因素、信念因素、道德因素、心理因素等,是作為一種精神氛圍存在於特定人群之中的,因此,它具有無形性,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然而,任何無形的事務都是寓於有形事物之中的,企業文化也不例外。無形的價值因素、信念因素、道德因素、心裡因素等透過各種有形的載體,如人的行為方式、企業的各種規章制度、經營政策體現出來。人們往往是透過有形的事務去觀察、分析、研究和培植企業內在文化的。無形性是指內容而言;有形性是對形式和載體而言的。因此,企業文化是內容與形式、載體的統一。無形性與有形性的統一。  觀念性與實踐性的統一  企業文化在形態上表現為一種觀念、一種認識、一種群體意識。但是,馬克思認為:”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並在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這說明,人的認識是客觀世界在人的頭腦中的反映,任何認識都以客觀的具體事務為其實在的內容。客觀世界是認識的物件,但它只有在實踐中才可能被人所充分認識。認識來源於實踐。無疑,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價值觀作為一種認識,也離不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它既來源於實踐,同時又指導實踐,為實踐服務。因此,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觀點看待企業文化,它是觀念性和實踐性的統一。瞭解企業文化的這一特點,有利於企業文化建設更加貼近實際,具有針對性,對於克服企業文化建設中脫離實際、拔苗助長,或束之高閣、只做表面文章的傾向具有重要意義。  抽象性與具體性的統一  企業文化所反映的基本經營理念和管理哲學往往是概念性的,優秀的企業文化往往引導大家追求卓越,追求成效,追求創新,內涵清晰而目標“模糊”。它不像企業的生產計劃、產品標準、規章制度、管理規範那樣明確具體,它只給人們提供一種指導思想,一種價值判斷,一種行為規則。它不會告訴人麼你每個問題用什麼具體方式和具體方法去處理,它只會告訴人們應該根據什麼樣的思想和標準去處理每個具體的問題,因此,它是一種抽象性的概念。但是,企業文化又是具體的,它是由各種具體言行都在不同的角度具體體現著企業文化;同時也感受到企業文化的導向、激勵和制約作用。儘管這種作用是微妙的、暗示性的,但在多數情況下,決定著人們的行為方向,為人們提供者行為動力。  經濟性與社會性的統一  如前所述,企業文化具有經濟屬性,是一種經濟文化,它反映著企業的經濟倫理、經營價值觀和目標追求,以及實現目標的行為準則等。企業文化的經濟屬性是由企業作為一個獨立的經濟組織的性質決定的。在這一點上,企業文化與“軍隊文化”、“校園文化”、“醫院文化”、“機關文化”、“社群文化”等有明顯區別。同時,還必須看到,企業不僅作為獨立的經濟組織而存在,而作為社會的一個細胞而存在。從其功能來講,它不僅有推動企業創造物質財富的功能,而且也具有社會功能。在中國,企業文化體現著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要求,具有為思想政治工作創造條件,培育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與員工隊伍,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等重要工作。因此,企業文化也具有社會屬性或一定的政治屬性。況且,企業從事經濟活動,也不是在封閉的系統中進行的,企業員工生活在社會的各個層次,每時每刻都會受到社會大文化的感染和薰陶所以,企業文化是經濟性和社會性的完美統一。  超前性與滯後性的統一  生產力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力量,是最活躍的要素。企業是生產力的直接組織者,在經營管理活動中產生的企業文化,相對於社會文化是超前的,往往最先反應時代的新觀念、新思想、新氣息。企業文化的超前性決定了它的社會價值。但企業文化相對於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相對於企業裝置的快速更新和組織的急劇變革等,往往顯得變化緩慢,具有一定的滯後性。解決企業文化的滯後性,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裝置的更新、組織的變革等及時推動企業文化的變革與進步,是企業文化實踐中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  吸收性與排他性的統一  一種積極的企業文化形成以後,對於外來的優秀文化仍具有很強的吸收學習能力,能夠吸收經濟發展、文化進步和社會變革中的積極因素,吸收其他企業在實踐中形成的好的思想和經驗;同時,對於與企業文化主流相悖的其他思想意識也有相應的抵禦能力。一般來講,一種消極的企業文化往往不具備這一特點。這個特點也是區分或衡量企業文化優劣的標誌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主臥帶衛生間好,還是衣帽間好?二者是否可以同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