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凌林45308753

    “道士”這個名稱,最開始並不固定。東漢至西晉間道經,如《太平經》和《老子想爾注》多處提到的道人,即是指道士。到了隋唐時期,習慣上男稱道士、黃冠、男官,女稱女道士、女冠、女官、女真。稍晚,女道士則稱道姑。更為晚近,則分別稱男、女道士為乾道和坤道。

    道士以道為事,為有道之人。長生久視,修煉成仙是道士修行的目標。普通的稱呼當然不能滿足道士們內心的驕傲。後來在道教內、外部,發展出了很多極富神仙意味的名詞代指道士。

    屈原的《遠遊》中,有“仍羽人于丹丘,留不死之舊鄉”的句子。羽人即仙人之意。古人認為仙人有鳥羽可飛昇上天。司馬遷的《史記·封禪書》記載,方士欒大身穿羽衣,即象徵能昇仙。所以後世的道士,多以“羽客”自號。在稱號中寓意著修仙理想。

    漢初有著名的商山四皓,為秦漢間四位信奉黃老道的隱士,他們分別是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裡季吳實、甪里先生周術。“甪里先生”中“先生”一詞,就是道士的尊稱或諡號、賜號。

    三國時有著名道士于吉在東吳傳道,吸收了很多的門徒。甚至東吳國主孫策的母親都尊于吉為“於先生”。“先生”在當時只有特別有道行的道士才可以當之。于吉由於道法高深、信徒太多,引起了孫策的強烈不滿,最終被殺。

    西晉道士孫登也被竹林七賢中的嵇康尊為"先生"。七賢中另一位阮籍曾作《大人先生傳》一篇,據說“大人先生”就是以孫登為原型。自東晉以後,道士也自稱先生。但還是須經盟誓於神或透過眾道士認可。

    道經上說,“先生位重,不可妄稱,鬼神不承事,以天考考人。先生者,道士也。”先生地們崇高,到了南朝宋以後,稱某道士某某先生,多見於朝廷賜予高道的諡號。上清派第七代宗師陸靜修諡號“簡寂先生”,第九代宗師陶弘景諡號“貞白先生”,第十代宗師王遠知諡號“升真先生”等等,都是朝廷慣例。但道教內部也仍以先生尊稱道士,並不完全遵照政府的條例。

    《莊子》的《大宗師》篇有“真人”一說。古之真人,不知悅生,不知惡死。“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於道者也若此。” 可見真人是指不懼水火、不知悅生、不知惡死、異於常人者。從這些描述看,“真人”其實是仙人的別稱。

    道教中用“真人”來表示一種尊稱或修行名位,用以指道行甚高的道士。在東晉南北朝道士已稱張道陵為"正一真人",許謐為"上清真人"。唐代道士也有稱真人的,如為唐王朝預授符命的茅山宗師王遠知為“王法主真人”,藥王孫思邈為“孫真人”,等等。

    什麼樣的人才能稱真人呢?道經說道士稱先生後,“於此學仙道成,曰真人。”因此真人地位較“先生”更高,不是一般道士可以承受的。在北宋神宗時,曾定神仙封號,先封“真人”,然後再封“真君”。東漢著名的道士陰長生,就被封為“陰真君”。“真君”品級高於“真人”一等,但不用於尊稱在世的道士—這個差異巨大,可千萬不能弄混,要分清楚。

    道教以道、經、師為三寶。法師則是精通經戒、主持齋儀、度人入道、堪為眾範的道士。東晉開始,已經稱張道陵天師為"正一真人三天法師"。後又按所受經籙整備為各種法師,如正一法師高玄法師、洞神法師、洞玄法師、洞真法師、大洞法師、三洞法師等。

    其實按修行分,道士分為三種。分別為法師、威儀師、律師。律師是在全真教發展起來以後才迅猛發展的。律師是傳授戒律之師,全真道重視戒律,因此律師的稱號頗為尊貴。長春真人創立的全真龍門派,內部稱其各代主要傳人為律師,如第七代王常月律師,第八代伍沖虛律師等。全真祖庭白雲觀的歷代住持,也多由律師擔任。

    除了這三種名號之外,還有鍊師。《唐六典》卷四:“道士修行有三號:其一曰法師,其二曰威儀師,其三曰律師。其德高思精,謂之鍊師。”鍊師是修煉高深的道士。上清派第十二代祖師司馬承禎為唐朝三代國師,被唐睿宗、玄宗尊為“鍊師”。鍊師與法師的主要區別在於:法師側重於傳授經籙、修齋行道,鍊師側重於修煉內外丹。

    天師則一般指龍虎山張天師一系。張道陵為祖天師,後嗣均稱天師。不過也有個別道士稱天師,如改革天師道的北魏寇謙之,自稱太上老君授予其天師之位。隋朝國師焦子順也稱天師等等。道教神仙譜系中有四大天師之說。

    總之,“道士”之名,因修行和地位的不同,有各種各樣不同的代稱。這種名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道教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發展狀況。瞭解了這些稱謂,學習中國古代的文化也會少一些羈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籃球大前鋒10大必學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