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懸壺小兒科
-
2 # 兒科醫生鮑秀蘭
可能是前哨痔,也叫肛周皮贅,多見於便秘的寶寶。
這種情況與大便乾燥有直接關係。大便長期乾燥會撐裂肛門口導致肛裂,肛裂可能較深,當大便乾燥持續時間較長時,會引起裂口周圍紅腫突出,而紅腫突出的外觀像痔瘡,也叫前哨痔,但並不是真正的痔瘡,屬於假性痔瘡,在兒童中很常見,對寶寶的影響不大,家長不要過於擔心。目前只要肛裂恢復肛周的面板對大便干擾就會減小,紅腫就會逐漸消退,因此前哨痔可以慢慢恢復正常的,隨著肛裂情況的好轉也可以逐漸縮小,需要一定時間。如果確診寶寶出現了肛裂,可以每天溫水坐浴10-15分鐘,擦乾後凡士林厚塗肛門口,起到潤滑、促進肛裂修復的作用。
目前查明大便乾燥的原因是重點。孩子的餵養方式是?小嬰兒階段主要以奶為主,大便很少出現乾燥,或者便秘的情況,這時家長得重視要警惕消化道畸形的可能,目前建議帶孩子去三甲醫院肛腸科就診看看,排除肛門狹小或者前置,直腸狹小的可能,面診後建議聽醫生的必要時需要手術解決。
如果寶寶沒有出現發熱、異常哭鬧等表現,精神、吃奶和睡眠正常,這種情況可能是嬰兒肛周錐狀突起(Infantile Perianal Pyramidal Protrusion)。
嬰兒肛周錐狀突起可發生在新生寶寶至13歲兒童,平均診斷年齡為14個月,部分病例出生後就能發現,也有些病例出生之後才形成病變。90%的病例發生在女嬰,經常在新生兒體檢時發現,但是相關教科書很少提及。病變呈錐狀突起(也可以呈丘疹、舌狀、漏斗狀、雞冠狀等),表面是光滑的紅色或玫瑰色面板,病灶一般位於中線,處於肛門和會陰之間。
肛周錐狀突起的發病原因並不明確,可能跟先天性中脊或殘餘的泌尿生殖道隔膜薄弱有關,也可能是由於後天腹瀉、肛裂因擦拭而產生機械性刺激引起。另外,硬化性萎縮性苔蘚炎症造成病變部位肌肉纖維組織重建也是病因之一。
嬰兒肛周錐狀突起通常具有自愈性,隨著年齡增長病變體積逐漸縮小及至消退。如果寶寶出現便秘症狀,多喝水和進行飲食調節對症處理對此病有幫助。同時,如果出現病灶體積增大、化膿、合併發燒、疼痛哭鬧等情況,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需與肛周膿腫等肛周疾病進行鑑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