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天人合一”的觀物態度和直覺想象的感物方式,反映在古典詩詞的語言技巧上,集中體現為語言的點面感發與隱喻化。
古人在審美心裡活動中,對意象、意境和感興體驗出於一種本能的親和,總是潛意識將直覺感應與印象記憶疊合在一起,攝取意象,感發意境,激發情緒想象,完成審美創造,享受情味意趣。反應在詩詞創作中,語言使用上會自主採用一種獨特的點面感發類隱喻語言體系。即主體對直覺印象作心靈綜合時,會直接擷取那些由外物感發而得、且按“對等原則”選擇並擺脫鄰接邏輯序列關係的詞語,在語言組合軸上統一組合成一種點面感發類隱喻語言體系。
詩性語言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以隱喻方式顯示的,稱為隱喻語言,一種是以分析方式顯示的,稱為分析語言。作為古典詩詞的點面感發類隱喻語言,是一種負有感興意象載體使命、以文言為標誌的詩性語言。詞法上表現為詞性轉化、人稱缺失、時態混亂,句法上體現為語系錯綜、成分省略、關聯斷隔。從而使古典詩詞整個語言體系呈現出形態奇特、結構破碎、意指朦朧之特質。
(一)古典詩詞的詞法
作為古典詩詞創作的詩性語言,有其自身的審美特質,即具象性與隱喻性。詩性語言詞法的終極目的是詞語的意象化。意象內蘊詩情詩意,借具象感發,隱含關聯,故具隱喻性。作為詩性詞語之詞法,需遵循的法則有三項:詞語營構、分類及隱喻功能。
1、詞語的集聚與新構
詩性詞語的集聚途徑,首先源自詩性語言的建設與傳承。
《詩經》無疑是詩性詞語建設的首期工程。《詩經》為上古流傳的民歌,是一種民間口頭創作,後經孔子整理編纂而成,《詩經》語言屬於以夏言為基礎的口語。楚辭階段(屈原等)對夏言、楚語相混雜的口語進行提煉改造,使民歌語言同文人語言有機交融,從而奠定了詩性語言的雛形。楚辭之後,詩性詞語的繼承便以文人詩為標準了。
傳統詩學在探求詞語建設途徑中注重選擇“文化定位”的詞語,是一條重要的詞語積累策略。徐寅《雅道機要》藉助詞語涵義內外相別、詞意共存之理,提煉出一批可入詩詞語庫的詞彙,如“日月、白晝、殘暉、圓月、殘月、雨露、荊榛、珍珠、鴛鴦”等等。《金針詩格》釋雲:“日月比君後,龍比君位,雨露比君恩澤,雷霆比Regal刑,山河比君邦國,陰陽比君臣,金石比忠烈,松柏比節義,鸞鳳比君子,燕雀比小人,蟲魚草木各以其類之大小輕重比之。”託名賈島《二南密旨》將超越四時物象之詞彙納入詩性詞庫,如“飄風”、“苦雨”、“霜雪”、“幽石”、“孤煙”、“澗雲”、“煙浪”、等等。例舉陶潛《詠貧士》:“萬族各有託,孤雲獨無依”,以“孤雲”喻“貧士”。
詩性詞語集聚的另一條途徑是重構,即把前人詩中一些有突出審美價值的詞語作引申或調整(轉義或借代等),使詩性詞語擴大。如“窈窕”一詞,狀美好貌。語出《詩·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表靜態美。中古詩引申為舉止輕盈、姿態優美,用以描摹動態之美,如《夏歌》“輕袖拂華妝,窈窕登高臺。”繼而被詩人用以表達婉轉曲折之義,如《晉詩》“撼柯石難行,窈窕山道深。”“窈窕”一詞已從引申變為轉義了。當轉義再進一步,詩性詞語便可借“借代方式”不斷轉義。如“三五”一詞,本作農曆十五滿月的之借代,南朝何遜《與蘇九德別》“三五出重雲,當知我憶君。”至唐末已轉義為十五六歲妙齡少女之代稱,如陳後主《舞媚娘》“樓上多嬌豔,當窗並三五”。詩性詞語從常義的引申到轉義再到借代與借代詞的轉義,使同一形態詞語分化出多個新詞語。
詩性詞語的新構,是一項創造性工程。建立在兩大審美心理基礎之上,一是直覺感應,以物觀物;二是印象攝取,以我觀物。
古人“天人合一”的觀物態度和直覺想象的感物方式,反映在古典詩詞的語言技巧上,集中體現為語言的點面感發與隱喻化。
古人在審美心裡活動中,對意象、意境和感興體驗出於一種本能的親和,總是潛意識將直覺感應與印象記憶疊合在一起,攝取意象,感發意境,激發情緒想象,完成審美創造,享受情味意趣。反應在詩詞創作中,語言使用上會自主採用一種獨特的點面感發類隱喻語言體系。即主體對直覺印象作心靈綜合時,會直接擷取那些由外物感發而得、且按“對等原則”選擇並擺脫鄰接邏輯序列關係的詞語,在語言組合軸上統一組合成一種點面感發類隱喻語言體系。
詩性語言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以隱喻方式顯示的,稱為隱喻語言,一種是以分析方式顯示的,稱為分析語言。作為古典詩詞的點面感發類隱喻語言,是一種負有感興意象載體使命、以文言為標誌的詩性語言。詞法上表現為詞性轉化、人稱缺失、時態混亂,句法上體現為語系錯綜、成分省略、關聯斷隔。從而使古典詩詞整個語言體系呈現出形態奇特、結構破碎、意指朦朧之特質。
(一)古典詩詞的詞法
作為古典詩詞創作的詩性語言,有其自身的審美特質,即具象性與隱喻性。詩性語言詞法的終極目的是詞語的意象化。意象內蘊詩情詩意,借具象感發,隱含關聯,故具隱喻性。作為詩性詞語之詞法,需遵循的法則有三項:詞語營構、分類及隱喻功能。
1、詞語的集聚與新構
詩性詞語的集聚途徑,首先源自詩性語言的建設與傳承。
《詩經》無疑是詩性詞語建設的首期工程。《詩經》為上古流傳的民歌,是一種民間口頭創作,後經孔子整理編纂而成,《詩經》語言屬於以夏言為基礎的口語。楚辭階段(屈原等)對夏言、楚語相混雜的口語進行提煉改造,使民歌語言同文人語言有機交融,從而奠定了詩性語言的雛形。楚辭之後,詩性詞語的繼承便以文人詩為標準了。
傳統詩學在探求詞語建設途徑中注重選擇“文化定位”的詞語,是一條重要的詞語積累策略。徐寅《雅道機要》藉助詞語涵義內外相別、詞意共存之理,提煉出一批可入詩詞語庫的詞彙,如“日月、白晝、殘暉、圓月、殘月、雨露、荊榛、珍珠、鴛鴦”等等。《金針詩格》釋雲:“日月比君後,龍比君位,雨露比君恩澤,雷霆比Regal刑,山河比君邦國,陰陽比君臣,金石比忠烈,松柏比節義,鸞鳳比君子,燕雀比小人,蟲魚草木各以其類之大小輕重比之。”託名賈島《二南密旨》將超越四時物象之詞彙納入詩性詞庫,如“飄風”、“苦雨”、“霜雪”、“幽石”、“孤煙”、“澗雲”、“煙浪”、等等。例舉陶潛《詠貧士》:“萬族各有託,孤雲獨無依”,以“孤雲”喻“貧士”。
詩性詞語集聚的另一條途徑是重構,即把前人詩中一些有突出審美價值的詞語作引申或調整(轉義或借代等),使詩性詞語擴大。如“窈窕”一詞,狀美好貌。語出《詩·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表靜態美。中古詩引申為舉止輕盈、姿態優美,用以描摹動態之美,如《夏歌》“輕袖拂華妝,窈窕登高臺。”繼而被詩人用以表達婉轉曲折之義,如《晉詩》“撼柯石難行,窈窕山道深。”“窈窕”一詞已從引申變為轉義了。當轉義再進一步,詩性詞語便可借“借代方式”不斷轉義。如“三五”一詞,本作農曆十五滿月的之借代,南朝何遜《與蘇九德別》“三五出重雲,當知我憶君。”至唐末已轉義為十五六歲妙齡少女之代稱,如陳後主《舞媚娘》“樓上多嬌豔,當窗並三五”。詩性詞語從常義的引申到轉義再到借代與借代詞的轉義,使同一形態詞語分化出多個新詞語。
詩性詞語的新構,是一項創造性工程。建立在兩大審美心理基礎之上,一是直覺感應,以物觀物;二是印象攝取,以我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