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042086897791

    嘴眯成一條縫,然後用力將號壓在嘴唇上,吸一口氣(用腹部,不是吸到胸腔就結束了).一鼓作氣吹出去,可以伴隨彎腰,將所有氣壓出去,熟練以後就能隨時吹不必那些動作了.

    記住一定不能讓腮幫鼓起來,嘴一定要像吸果汁一樣保持嘴型,一旦鼓起腮幫,就吹不出來了,而且馬上腮幫疼.

    如果想吹出各種不同的聲音,一定要控制好嘴中撥出氣壓的力度。力度不同旋律不同。下面簡單介紹一些吹號的要領,以吹奏小號為例:

    (一)壓力的運用

    在吹奏小號時,經常運用兩種壓力。一種是在吹奏強音或高音時,需要增加橫膈膜的壓力,另一種是持小號的左手用力將小號向嘴唇方向拉,使號嘴壓在嘴唇上所產生的壓力。

    比較成熟的小號演奏者,可以用左手很少的壓力來演奏中強音或弱音,但演奏強音或強高音時,也需要用左手增加對於嘴唇的壓力。

    初學者練習時,可以多加點壓力在嘴唇上,隨著學習的進展就應當逐漸減少壓力(而完全不用壓力的情況是沒有的)。

    嘴唇要能夠經受得住少壓、多壓和耐壓的鍛鍊,使之在各種不同程度的壓力下都能夠發音自如。但是,要注意它是一種輔助手段,不可把這種輔助手段當作主要手段。

    在吹奏樂曲時,首先是根據樂譜來理解它的音高、節奏、力度等,以及其所要表現的具體內容;再一步是,透過視唱,唱出具體聲音來驗證自己的理解是否準確;最後再用樂器將樂曲吹奏出來。在這一過程中,所使用的輔助手段是:

    1.用左手壓嘴唇,來增、減壓力。

    2.在吹奏連音和較大音程的向上跳進時,用喉頭收縮是一種不可少的輔助動作。用Hi(讀嘿噥),代表喉頭的這種動作。

    3.變換號身與人體的角度,可使低音區和其它音區在銜接時更加方便。變換角度的方法是用改變頭部俯仰的辦法來完成,同時應注意動作的幅度不要過大。

    (二) 音高的調節

    關於小號的音準問題,比較複雜。

    1.同級的自然泛音,在一定的氣溫條件下,管道長的發音高,管道短的發音低。

    2.同級的自然泛音,在一定的管長條件下,氣溫高,發音高;氣溫低,發音低。

    3.用嘴唇的控制,將某一個音升高一些是困難的,即使可以升高,而可升高的幅度也較小。若將某一個音降低一些,則比較容易些,降低的幅度也可稍大一些。

    4.號嘴的型號與小號的型號應當配置好。否則,某些音會出現特別不準的現象。

    5.小號的半音階中的每一個音,並不是都與十二平均律相吻合的。一般說來,泛音列存在一種自然現象,即其中的第二、第四、第八音都是比較準的,不需要作多少調整。第三、第六音容易偏高,第五音偏低,第七音則低得過多,以至達到不能使用的程度。因此,演奏者有必要了解半音階中的每一個音,它屬於泛音列的第幾音,以便給它以相應的處理方法:

    6.強奏時,高音區的音容易出現“錯字”(將音吹錯)。這是因為,在泛音列中級數高的音,互相之間的音程距離較小,容易吹錯。弱奏時,低音區的音容易偏低。解決的辦法就是要靠聽覺來辨別它、調節它、控制它。可以用調節管長、增加嘴的控制能力等方法,以使吹出的各音,無論強弱都具有準確的音高。

    (三)表現力的生動和深刻(如歌)

    演奏小號時,我們希望它具有儘可能生動而深刻的表現力。

    第一,學習吹奏小號的人必須學會唱大量的歌曲、民歌來加強對於這些作品的理解。理解加深了,對於作品的內容、感情以及所表達的特定的情緒,氣氛,也就可以在練習吹奏的過程中比較生動、深刻地表現出來。第二,吹奏小號,我們還可以藉助於嘴唇、喉頭或右手的顫動吹出類似歌唱的顫音,可以增強表現力,收到較好的演奏效果。

    用嘴唇吹出顫音的方法是:先吹出一個音準比較好的音,然後用嘴唇使這個音略微降低一點,再回復到原來的音,這樣使音高不問斷地反覆變化而產生波動(顫動)。但需注意,音高變化的幅度不可太大。

    喉頭的顫動也能夠使聲音產生微小的波動。

    用右手的方法其道理也是一樣。即在吹奏時,無論按鍵與不按鍵,都甩右手下臂肘顫動,使小號略略震動而產生出顫音來。

    (四) 樂器的維護

    切忌砸、碰、摔、壓。為了避免滑管鏽固,所有能夠滑動的管道,都應塗上一層薄薄的黃油。

    樂器每次用畢後,應將管內的“口水”放盡,再放置在號盒內。號嘴另置於專放處,以免它碰傷號身管道。

    每週應將活塞清洗一次。用乾淨的舊白布將活塞裡管的外表擦乾淨,再用乾淨的白布帶緊纏在一根竹筷子外面來擦試外筒的內膛。注入少許“號油”,將上下蓋子蓋好即可。

    樂器損壞後,應及時送至管樂器修理部修理,不可自己亂動,而造成更嚴重的損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狗狗老了之後,有哪些表現說明它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