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憤怒野虎
-
2 # 農民工歪說古今
這個問題本人也一直比較感興趣!漢五年,漢高祖劉邦稱帝之後,追尊生母“劉媼”(就是《史記》中和龍野合的那位,有史家考證,“劉媼”名王含始,但一直存在爭議)為“昭靈夫人”。這本也沒什麼,畢竟劉邦之前沒有布衣出身的皇帝、沒有先例,沒有追尊生母為皇后也無可厚非。可是,接下來的事情卻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了。劉邦尊父親劉太公(劉煓)為太上皇的同時,尊異母幼弟、楚元王劉交的生母李氏為太上皇后,卻始終沒有給自己的生母上皇后的尊號。直到高後七年,入土數十載的“劉媼”才由兒媳呂后加上了“昭靈後”的皇后之尊,而這離劉邦過世已經過去了十幾年之久,離劉邦尊李氏為太上皇后已經過去了二十年有餘。正是因為這種不太“正常”的待遇,引發了後人的諸多猜想。關於“劉媼”的身份,也出現了好幾個不同的版本。
“劉媼”為太上皇劉煓的原配正妻是大多數史籍採納的說法,《史記》《漢書》所採用的也是這種說法。《史記》《漢書》稱太上皇后李氏為漢高祖劉邦的“庶母”。“庶母”,這在中國歷史上是有著特殊含義的,意思是父親的側室,也就是妾。但是,尊父親的妾為皇后,似乎與傳統不太符合。而且,彼時楚元王劉交還活著,此舉等於是給了劉交嫡出的身份,是存在巨大政治隱患的。雖然劉交和劉邦關係非常親密,但隱患畢竟還是事實存在的。更何況,劉邦自己的生母“彼時”彼時還不是“後”!如果“劉媼”是原配,個人覺得,李氏應當是續絃繼妻,而不是妾。如果李氏是續絃繼妻,被尊為太上皇后也就說得通了。除此之外,從劉邦發跡之前的地位來看,一個最基層的泗水亭長而已,他的父親劉煓彼時不過就是一個“鄉下老頭兒”,有實力納妾的可能性似乎並不大。在中國古代,納妾是要有一定身份、地位的,或者是妻不能生育,劉煓哪一點也挨不上。
可是,問題又來了,有史籍記載:“沛公起兵野戰,喪皇妣於黃鄉”,也就是說,“劉媼”死於秦末戰亂。從秦末劉邦起兵之時,異母幼弟、楚元王劉交跟隨征戰來看,彼時的劉交已經成年了,即便未成年,起碼也已經十幾歲了。換句話說,“劉媼”還活著的時候,太上皇后李氏就已經跟了劉煓,生下了劉交。前面已經說了,李氏身份為妾的可能性並不太大。那麼,只能有兩種可能:
一、李氏的身份和劉邦庶長子齊悼惠王劉肥的生母曹氏相似,是劉煓在外面勾搭的女人,而且還生下了一個兒子劉交。“劉媼”死後,劉煓直接把李氏這個情婦接進了門,成為了續絃繼妻。如果是這樣,“庶母”的說法也能講得通。
二、“劉媼”是劉煓年輕時在外面勾搭的女人,和他兒子劉邦當年勾搭曹氏一樣,而且還生了武哀王劉伯、代頃王劉仲(劉喜)、宣夫人(昭靈後)和劉邦三子一女。但是,劉煓因為一些原因並沒有把“劉媼”娶進門,而是又娶了一位正妻,就是太上皇后李氏,之後生下了楚元王劉交。如果是這樣,劉邦不追尊生母為皇后,而尊李氏為太上皇后也就能夠說通了。至於《史記》《漢書》稱李氏為劉邦“庶母”,可以用“為尊者諱”來解釋,也勉強可以說得通。
當然,太上皇后李氏為劉煓側室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雖然劉煓只是一個“鄉下老頭兒”,說不定家底還算殷實(能夠養著劉邦這個遊手好閒的兒子,而且劉邦還能謀個亭長的差使,想必老劉家還是有點兒家底的),納房小妾也還是有這個可能性的。至於尊李氏為太上皇后,也可以說得通,“劉媼”死後,李氏扶正,成為了繼妻,封后也就順理成章了。
但是,有一點依然說不通。那就是,繼妻被尊為太上皇后,為什麼原配卻只屈尊為“昭靈夫人”?誰都願意抬高生母地位、往自己臉上貼金,皇帝也不例外!從後來歷朝歷代庶出的皇帝都追諡生母為皇后也能看得出。那麼,為什麼劉邦卻沒有呢?這就讓人不得不多想了。個人認為,很可能太上皇后李氏的身份才是太上皇劉煓的正妻,而“劉媼”只是情婦或者叫外室,一母同胞的劉邦兄妹才是庶出,只有楚元王劉交是嫡出!
除了以上的幾種可能性,或許還有一種可能。劉煓年輕時家底還算殷實,甚至是六國貴族之後也不一定。在娶太上皇后李氏為妻之前,已經納了一房小妾,並且生了三子一女。後來娶李氏為妻,生下了楚元王劉交。秦一統之後,六國貴族迅速敗落,劉煓也加入了敗落之列,成為了“鄉下老頭兒”。當然,李氏為妾的說法也可以以此解釋。但是,個人不太認同這兩個說法。
總之,個人認為,劉邦是庶出的可能性似乎要遠大於是嫡出的可能性。這或許也是為什麼當初劉煓悉心培養楚元王劉交,而對劉邦等幾兄弟散養的原因之一。畢竟已經經歷了兩千餘年的歲月侵蝕,歷史的真相早已支離破碎,我們已經無法還原,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太上皇后李氏這個“後媽”對劉邦應當說還是相當不錯的。這一點從劉邦後來對待長嫂和侄子羹頡侯劉信(武哀王劉伯子)的態度也能看出一二。僅僅是因為當初長嫂拒絕劉邦帶人蹭飯、駁了他的面子,劉邦記恨長嫂了一輩子,連給侄子劉信封的“羹頡侯”都充滿著鄙夷與不屑!可見,如果李氏當初沒有善待劉邦,劉邦幾乎是不可能尊她為後的。個人能力有限,文中如有謬誤、不足,敬請海涵指正,拜謝!
回覆列表
漢朝離現在,相隔幾千年。期間資料流失嚴重,後人道聽途說補充可能,真實性值得懷疑。因此,這問題不好答。即使有人作答,未必可信,只可作茶餘飯後之閒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