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茶禪觀天下

    如提問者所言,金銀即是貨幣又是商品,在這種情況下,選擇什麼都是對等的,原因如下

    既然是商品還是貨幣,他就在市場上流通,

    但這種情況又和古時以物易物有很多相似和共同之處

    把他當做貨物,那麼他就有市場的價值

    而把他當做貨幣,那麼他又會有個衡量價值的標的物

    首先你要確定在你的固定市場裡,是金價大於銀價,還是銀價大於金價,區分好了這一標準,我們就可舉例來驗證我們的市場是否能有效的運轉了。

    比如金>銀,比例為1/2 同時假設金為我們現在的20面值,銀為10面值

    在這種條件下,以金銀為標的物,我們的其他商品就可以根據金銀來確定價值

    商品有價值,市場有貨幣,我們的市場就逐步有效的運轉了!

  • 2 # CityDream

    題目裡的條件並不充分哦~

    封閉市場裡,金和銀作為貨幣的價值如何?金銀同時又作為商品,那麼在這個封閉市場裡,其各自的價格理應等同於其價值。

    同時,我們需要假定金銀在此封閉市場內的價值恆定(即總量固定)。

    那麼,金和銀的選擇是不需要有傾向的。

    如總量不固定,即金銀均有穩定產出,需要結合其產出情況,如果配置固定價值的資產,那麼選擇60%+用於配置低產出商品,40%-配置高產出商品。

  • 3 # 財經朱八戒

    馬克思有句名言: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

    金銀不僅本身具備較高的價值,同時也被各個國家、民族不約而同的作為貨幣,是有其內在原因的。

    這裡要先大概弄清楚什麼是貨幣。

    貨幣

    在商品生產條件下,貨幣作為商品價值的代表,直接體現社會勞動,可以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和購買其他一切商品。

    它反映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生產關係。

    共有五種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

    那除了金銀之外的金屬也符合條件,為什麼就沒有成為貨幣呢?

    這也是有原因的。

    歷史上的金屬貨幣

    1、青銅貨幣

    青銅貨幣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代,但止步於春秋戰國時代。

    青銅器發展到頂峰的時候也沒有讓青銅作為貨幣流傳下去,主要原因還是在於青銅本身。

    青銅器本身有易鏽的毛病,而作為貨幣使用環境是豐富多樣的。

    這就會導致在流透過程中重量減輕、損耗。

    長此以往也就沒人願意用它了。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較重,不利於流通。

    2、銅幣

    銅幣早在秦朝時就被列為法定貨幣。

    適當重量、較慢的生鏽速度、產量適中等等。

    直到民國時期隨著現代造幣技術的飛速發展,銅幣才被銀元取代,結束了2000多年的使用歷史。

    銅幣的退出是有多個原因的:

    一、貴金屬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包括取代銅幣的銀元,沒過多久也被紙幣所取代,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二、現代國家信用貨幣的產生。國家信用的注入加速了紙幣的使用和流通,而相比於紙幣而言,貴金屬貨幣不論是在流通、金融市場控制、貯藏手段等方面看起來毫無優勢。

    為何是金銀

    金銀的儲量相比於其他作為貨幣出現過的金屬要少,同時開採、冶煉技術難度較大。

    尤其是黃金,近代以前,冶煉技術導致了它的加工成本非常高。

    這也客觀上導致了黃金的價值較大。

    另外,相比於銅、銀等金屬,黃金的物理屬性非常穩定(惰性),一塊金子可能埋藏在土裡幾千年後,質量、外規也不會發生太大變化。

    而不論是銅還是銀都會發生鏽化的現象,比如銀表面長時間接觸空氣就會氧化而發黑。

    結論

    說到這裡,你應該也知道選擇什麼了。

    貨幣的形式與其說是人選擇的,不如說是社會發展選擇的。

    馬克思曾經說過,生產關係一定是與生產資料相適應的。

    很好的說明了貨幣發展、進化的核心內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激勵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