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佛緣1979
-
2 # 我是臺機器
清朝靠八旗取得天下後,入關,清朝規定八旗子弟專事武裝,不得從事其他行業。八旗武裝除了守衛北京城(京師八旗)外,扼守天下重鎮、要害,稱駐防八旗。駐防八旗的“戶口”、“編制”都在北京,本質上算是中央外派地方工作人員,還會調回北京或者調防他處。這套駐防制度的本意,是保持八旗子弟的武力,依賴精幹的八旗武裝鞏固統治。 清廷給予八旗官兵極大的待遇,當時的清朝以滿人為貴,滿人以八旗為尊,八旗的子弟都有穩定豐厚的待遇,免除他們的後顧之憂,讓他們專心當兵。一個有編制的八旗士兵,一個月能拿到不少的銀兩,基本不低於三四兩,這個水平跟當時的縣太爺是一個水平的。此外還有非常好的待遇,比如還有賞錢和送各種生活物資等福利。而且八旗士兵即使死後,妻兒的生活也由軍隊負責,所有說當時的八旗子弟兵生活算是十分豐厚的,這還只是最底層的八旗士兵。 只要是八旗的人,一出生,基本都是有了鐵飯碗,很多職業只規定八旗子弟能夠擔任。即使資質不好,也能有一官半職。 這樣的制度剛開始是為了讓八旗子弟能夠更好的打仗,但是入關之後,除了少數反清復明的人,基本沒有大的仗可以打,所以這樣的制度,讓很多八旗子弟都懶散了下來。反正做與不做都是一樣,基本不會有多大的改變,隨隨便便也能謀得一官半職,即使不想當官,每個月的俸祿一下來也能過上不錯的生活。 剛開始的入關的時候,八旗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隨著戰事的越來越少,豐厚的俸祿讓這些高傲的八旗子弟慢慢閒置了下來。吳三桂造反時,已經要用上漢人的軍隊,到了洋人打進來的時候,基本都打不動了。這時候也是湘軍,淮軍慢慢湧現出來的時候。 而且隨著八旗的開銷越來越大,戰鬥力卻越來越差,朝廷已經慢慢供養不上這些人,因為八旗每一個駐點都是上萬人,加上家屬,更是一個龐大的開銷。 更有的八旗子弟一天都是鬥鳥,玩蟋蟀等消遣,體力都慢慢更不上了。八旗入關之前都是遊牧生活,每個人都是騎在馬背上過日子的,但到了清朝末年,這些人有的臉馬都不會騎了,更不要說拿著武器戰鬥。 玩樂的八旗子弟 正是清朝的制度毀了八旗軍隊,也毀了自己的江山。清朝覆滅後,有的八旗開始跟著一些準備復辟的人,有的則隱姓埋名,有的甚至當上了乞丐,曾經八旗的輝煌已不在。
-
3 # 被動專家
滿清入關前在努爾哈赤時國號為後金,皇太極為消弭民族矛盾,才改名為滿清!也有人說是以五行學說以水壓火!因明廷官服尚赤,清朝官服尚藍!滿清八旗分為滿八旗蒙古八旗打牲烏拉八旗漢八旗!蒙古八旗分科爾沁為首的親滿勢力組成!打牲烏拉分為錫伯達斡爾鄂溫克等小民族組成!漢軍旗由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等故明降將部屬組成!他們替滿清攻城略地殺人放火!最後孔有德困守靜江孤城,無人救援舉火自焚,臭屍被李定國安國軍將士懸掛高竿!尚耿先後病故,兒孫或被清廷閹割為內監,或流放伊犁寧古塔!
-
4 # 不沉的經遠
清朝的八旗兵在不同時期的戰鬥力是不一樣的。
在八旗入關前,一方面八旗軍在統一建州各部和與明軍的長期作戰中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另一方面東北苦寒,八旗按照軍功分賞戰利品的制度讓士兵在對外征戰中保持著極高計程車氣,敢打敢拼。加上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等軍事指揮能力也不錯,八旗成為當時一支戰鬥力非常強大的軍隊。
在八旗入關以後,為了維持滿人的統治,清朝規定八旗子弟不準隨便離開本旗,只能從軍或者從政,並圈佔大批良田劃歸旗人,豁免旗人的稅賦與勞役。本意是保持一支屬於自己的本族武裝力量。但是由於入關以後生活日益安逸富裕,八旗軍的戰鬥力下降快。
到平三藩的作戰中,八旗軍的表現差強人意,不得不依賴綠營作為主力。在面對30多年前八旗軍的手下敗將吳三桂時,即使吳三桂勢窮力孤,清軍還是畏懼吳三桂的威名而徘徊不前。直到他死以後,清軍才敢大舉進攻。
等到了清末,八旗那爛的更是徹底,遛鳥唱戲吸大煙,敗家更是一絕,打仗那就算了。太平軍起義,初期倒也調了些八旗兵去圍剿,但是表現比平三藩時還差。
攻打永安時,八旗兵加威寧兵數百有大炮10多門,結果7名太平軍士兵手持長矛短刀衝上來,清軍調頭就跑,幾百人被7個人逼得跳河逃生,簡直丟盡了祖上的臉。後來主要靠漢人大臣編練的湘軍、淮軍才打敗太平天國。
不過關外的八旗還是保持了一定的戰鬥力,太平天國時黑龍江的多隆阿作戰驍勇,有和湘軍名將鮑超有多龍鮑虎之稱。甲午戰爭時,依克唐阿,長順等所部八旗部隊表現尚好,在各路清軍裡算比較有戰鬥力的。關外駐防八旗的4、5萬人,最後在庚子年沙俄入侵東北時被打散。
此後賬面上的13萬八旗士兵的戰鬥力就基本可以忽略了。組建新軍時以旗人為主力組建了北洋軍第1鎮,但是表現也一般。
回覆列表
看了一下時間和歷史,八旗前期是明為了分裂地方勢力而扶植的其中一隻,以至於後來與明對抗也始終無法突破長城防禦,只能取得階段性勝利,而後大明亡於李自成的大順起義軍,這時的滿清還在跟吳三桂死磕一籌莫展,直到最後,大順軍大行不義之舉,吳三桂成了漢奸,才有了清軍南下,可是此時清軍爆兵不可能如此之快,加上後來,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被分封的龐大地盤,足以證明南下主力應該還是漢人軍團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