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落得安靜

    表達了對主公的遺願,三分天下的統一大業,鞠躬盡瘁,死而無撼的大天威精神,未評估自己的精力,算天,算地,算別人,但未能算自己,這一仗,出師不利,天數以定,終是悲劇。

  • 2 # 未卜先知了webscheer

    《後出師表》的真偽歷來爭論很多,一直很受大家關注。有種種議論和分析。儘管文中有比較可疑史實與其它史書佐證有不符之處,但徹底證偽缺乏鐵證。

    《後出師表》反向論證結論指向鏈有另一方向明顯缺失

    但從《後出師表》表述的反向論證邏輯來看,文章作者思路是有明顯缺失的。文中從各個方面闡述明顯顯示蜀國後繼無人。事後歷史走向也顯示,蜀國確實是後繼無人。

    後人看到的《後出師表》,主要表達出諸葛亮認為不得不出兵北伐的原因。整篇文章基調過於悲觀,開篇就指出:曹魏剛剛疲於在西面出現的事變應對,又要務求在東面也平定當地勢力,兩線出擊,都想有大作為,這正是讓對手在兵法上採用乘敵之勞而前去趁快打擊的時候。但行文沒有就此展開去展開論述謀勝之可為。反而以大篇幅論證不去討伐敵人,蜀國王業要敗亡。講出種種不得不出兵的現實。

    ( 電視劇中的諸葛亮正要向後主劉禪上表)

    文章認為,蜀國從上至帝王下到包括大臣,與漢高祖等相比,能力皆遠遠不及。而且,兵將都已漸老,各支屢立戰功的精銳人馬也喪失和散失,與對手拼持久,必然無法維持。必須先發制人,才有勝機。

    《後出師表》明顯繞開論證邏輯的主幹

    公之於眾的《後出師表》中寫道:曹操智謀計策都遠遠與一般常人不同,他的用兵有孫武與吳起有得比。但曹操仍然有受圍困於南陽,遇險於烏巢,危急於祁連,受逼迫於黎陽,幾乎戰敗於北山,差一點戰死於潼關等種種經歷。

    從論證邏輯上看,既認為自己不速戰有敗亡的很大危險,卻認為所要交戰曹魏一方有能力可以拼持久。卻不分析為什麼對方可以持久。這種可以持久依靠什麼?為什麼蜀國缺乏這種依靠?為什麼蜀國不學魏國?為什麼蜀國學魏國學不來?為什麼蜀國會越來越無人?為什麼曹魏能越來越能人輩出?

    “蜀中無大將”,蜀國必敗有真正的原因

    蜀國的危機在於對社會的人力資源大渠道開通一直忽視。 文章指出曹操智謀遠勝於眾人,但從文中也看出,又指出曹操以及曹魏顯然有能拼持久的能力,這又顯然不單單靠軍事能力。《後出師表》此文的邏輯在此明顯有問題。

    看歷史的人會 發現,曹操更重要的還靠將他有能力將主要的兩大社會力量如儒家思想影響深遠的社會名門望族,受五行輪替和太平道、五斗米道等道教思想影響的民眾等為其所用,他們一直致為於將這些社會人脈資源和系統人力資源打通名聲與組織的限制,能化為己用。這是他們解決後繼人才為己所用的根本所在。

    (電視劇中的諸葛亮顯得鞠躬盡瘁 )

    《後出師表》裡面沒有提及人力資源這些深層原因。雖然在《前出師表》裡反而對賢才等人才的關注有提及,但這種思考過於浮泛。如果作為蜀國核心決策人物對此都有疏忽,或有意迴避,或無計可施,那這肯定是蜀國必敗的真正原因。如果《後出師表》確是諸葛亮所作,文章表露再多的鞠躬盡瘁也無濟於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玻璃鋼纖維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