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268259838398

    在關東大地上,每年一進臘月,無論城鎮還是村屯,都有秧歌隊歡快活潑的嗩吶聲、鑼鼓聲在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中迴盪。表演的男子扮成參軍、婦女等角色,邊舞邊歌、通宵達旦。到了清末民初時,扭大秧歌已經是遍佈東北各地的春節娛樂活動。發起組織者,或是商家富戶,或是行政機構,或是民間組織,負責召集本地擅長於此道者,並置辦服裝道具、聘請鼓樂班子、組織排練、籌劃演出安排等,具體事項通常是由一位演技好、威望高、辦事能力強的“秧歌頭”張羅。要想扭得歡嗩吶吹翻天正月初一家家戶戶都忙著拜年,一般從初二開始跑秧歌。演出形式以拜年賀喜為主。在城鎮,秧歌隊要到當地官署和商家鋪戶以拜年名義演出,在農村則是坐著大車到附近的村屯,在村公所或富家大戶宅院中演出,也有登門拜年之意。這種演出,受拜者要預備煙茶款待,並在秧歌隊臨走時給秧歌頭賞錢,有的還要管飯。所以秧歌隊拜年事先就已選好物件,起碼是能給得起賞錢的人家才能去,否則人吃馬喂各種費用就難以開銷了。當然,演出時當地男女老少都可以白看熱鬧。過去農村過年,一是圖“喜興”,二是講面子。假如哪個村沒來秧歌隊拜年,村裡的人都會覺得不開心。因此,如果本村不辦秧歌,各家就按貧富攤錢,派人去外村“接秧歌”,為村裡增添過年的喜慶氣氛。看秧歌最過癮的是遇上“打對臺”,即一個場子來了兩支秧歌隊。因為過年時的秧歌隊大都能得到賞錢,所以按照不成文的規矩,一個演出場地只能留一支秧歌隊。如果兩夥秧歌隊同時到,或是後到的秧歌隊不願退讓,那就只能以演技分高低了。扭得好,能吸引觀眾的留下,技不如人的自動退出。每逢這時,兩支秧歌隊都得拿出看家的本事,格外賣力,較著勁兒地扭。觀眾們則“漁翁得利”,大飽眼福。在這種較量中,吹嗩吶的樂手(俗稱喇叭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於秧歌是隨著嗩吶聲和鑼鼓點兒走的,從一定意義上說,只有吹不出來的,沒有扭不出來的,因此嗩吶就相當於秧歌隊的靈魂。優秀的喇叭匠,不僅會的曲調多,演奏的技巧高,而且還練就了許多絕活。技藝高超者能在吹奏的同時,兩個鼻孔裡各插一支燃著的香菸,頭頂和兩臂各放一隻盛水的碗,走著吹、轉著吹、登上桌子吹,喇叭聲不斷、香菸火不滅、水碗水不灑。這類絕活平時用不著,遇到想多討賞錢或打對臺的時候才亮出來,出奇制勝。所以,辦秧歌的都儘量請當地名氣大的喇叭匠。有時候這支秧歌隊正在演出,又來了另一夥扭秧歌的,如果離老遠一聽喇叭吹得好,或者打聽到喇叭匠是聞名的高手,便會甘拜下風自動“蔫退”。過年開扭的秧歌到正月十五至十六兩天達到高潮。這時走村串屯的拜年已經結束,街上的商家店鋪也開始了新一年的營業。元宵佳節之日,秧歌隊就會紛紛集中到當地最繁華熱鬧的市鎮街道,進行遊行式的演出。有的還特意辦出與賞花燈氣氛融為一體的“燈官秧歌”。街市上精彩表演此伏彼起,熱鬧非凡。酷愛秧歌的演員們也都在滿街觀眾的喝彩聲中盡展才華,過足了秧歌癮。因為鬧過這兩天之後,他們就要卸去彩裝,回到田間和作坊裡,成為普普通通的勞動者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拉布拉多的特點是什麼?好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