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園區
牡丹園
牡丹園位於臥佛寺路西側,南鄰溫室區,北接海棠栒子園,面積約4.5公頃。主要任務是收集牡丹品種,儲存牡丹種質資源,培育和推廣良種,以及普及牡丹分佈、分類、遺傳育種、栽培管理知識。園內收集栽植牡丹262個品種3229株,芍藥220種、6568株,分別引種自山東菏澤的趙樓、李集、何樓、洪廟、鄧莊以及河南洛陽和甘肅天水等地,為北京規模最大,品種、數量最多的牡丹專類花園。牡丹園的設計採取自然式手法,因地制宜,借勢造園。植物栽培採用喬、灌、草復層混交,疏林結構,自然群落的方式,以原有油松為基調樹種,保留古老樹木並把它們組織到綠化中去。此種設計滿足了牡丹越冬和避免夏日曝曬的生物學特性需要。
牡丹園南入口處有三組山石,六株百年以上的國槐。北側臺地建有六角一座。中部一漢白玉牡丹仙子雕塑側臥於花叢翠竹中。雕塑附近矗一組山石,上鐫“粉雪千堆”四字。
園北部有一《牡丹仙子》大型燒瓷壁畫,壁畫長17.20米,高4.3米,厚1.4米,取材於《聊齋志異》中“葛巾·玉版”篇。壁畫對面為一兩層閣樓,名為“群芳閣”。
芍藥園
位於牡丹園西部,園內於西北高坡處建紅柱朱頂“挽香亭”一座,並點綴有仿木花架、浩態狂香石、醉露臺等小品。利用地勢改造,形成芍藥畿、倚紅坡和精品賞花區,在較小的面積內,創造了富於變化的賞花空間,展現了芍藥花獨特的觀賞性,形成專類芍藥園規模。截止到1994年,收集了220個品種,種植了3568株芍藥。
佔地面積0.6公頃,以水池瀑布、假山和中國古典園林式建築“玉蘭山居”統領全域性,突出自然風格和植物造景,以木蘭科植物為主景樹,並栽培牡丹品種200餘個、芍藥30餘個。
植物園區
牡丹園
牡丹園位於臥佛寺路西側,南鄰溫室區,北接海棠栒子園,面積約4.5公頃。主要任務是收集牡丹品種,儲存牡丹種質資源,培育和推廣良種,以及普及牡丹分佈、分類、遺傳育種、栽培管理知識。園內收集栽植牡丹262個品種3229株,芍藥220種、6568株,分別引種自山東菏澤的趙樓、李集、何樓、洪廟、鄧莊以及河南洛陽和甘肅天水等地,為北京規模最大,品種、數量最多的牡丹專類花園。牡丹園的設計採取自然式手法,因地制宜,借勢造園。植物栽培採用喬、灌、草復層混交,疏林結構,自然群落的方式,以原有油松為基調樹種,保留古老樹木並把它們組織到綠化中去。此種設計滿足了牡丹越冬和避免夏日曝曬的生物學特性需要。
牡丹園南入口處有三組山石,六株百年以上的國槐。北側臺地建有六角一座。中部一漢白玉牡丹仙子雕塑側臥於花叢翠竹中。雕塑附近矗一組山石,上鐫“粉雪千堆”四字。
園北部有一《牡丹仙子》大型燒瓷壁畫,壁畫長17.20米,高4.3米,厚1.4米,取材於《聊齋志異》中“葛巾·玉版”篇。壁畫對面為一兩層閣樓,名為“群芳閣”。
芍藥園
位於牡丹園西部,園內於西北高坡處建紅柱朱頂“挽香亭”一座,並點綴有仿木花架、浩態狂香石、醉露臺等小品。利用地勢改造,形成芍藥畿、倚紅坡和精品賞花區,在較小的面積內,創造了富於變化的賞花空間,展現了芍藥花獨特的觀賞性,形成專類芍藥園規模。截止到1994年,收集了220個品種,種植了3568株芍藥。
佔地面積0.6公頃,以水池瀑布、假山和中國古典園林式建築“玉蘭山居”統領全域性,突出自然風格和植物造景,以木蘭科植物為主景樹,並栽培牡丹品種200餘個、芍藥30餘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