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調色由三個重要的基本特徵組成:色相、純度和明度。
色相是有彩色的最大特徵。所謂色相是指能夠比較確切地表示某種顏色色別的名稱。如紅、黃、橙、藍、青、綠……從光學物理上講,各種色相是由射人人眼的光線的光譜成分決定的。
對於單色光來說,色相的面貌完全取決於該光線的波長;對於混合色光來說,則取決於各種波長光線的相對量。物體的顏色是由光源的光譜成分和物體表面反射(或透射)的特性決定的。
對於電影來說,色相也是一個基本要素。現代彩色理論認為顏色包括有彩色和無彩色,所以黑白膠片電影也是一種彩色電影。如何才能為電影選擇準確的色彩表達情感?電影製作者必須仔細參考不同的指令碼、文化和情境。
《布達佩斯大飯店》劇照
純度是指色彩的純淨程度,也可以稱為色彩飽和度,它表示顏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則色彩的純度愈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則色彩的純度也愈低。
可見光譜的各種單色光是最純的顏色,為極限純度。當一種顏色參入黑、白或其他彩色時,純度就產生變化。當參入的色達到很大的比例時,在眼睛看來,原來的顏色將失去本來的光彩,而變成摻和的顏色了。
當然這並不等於說在這種被摻和的顏色裡已經不存在原來的色素,而是由於大量的參入其他彩色而使得原來的色素被同化,人的眼睛已經無法感覺出來了。
如果我們觀察不同色彩飽和度,我們會得到完全不同的情緒感覺。一般來說,導演、攝影和美術師在製作過程中,他們總是根據自然界的原有色彩,保持純潔的色彩平衡,使它們的純度和自然世界的色彩一樣。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各種有色物體,由於它們的反射光量的區別而產生顏色的明暗強弱。
色彩的明度有兩種情況: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如同一顏色在強光照射下顯得明亮,弱光照射下顯得較灰暗模糊;同一顏色加黑或加白摻和以後也能產生各種不同的明暗層次。二是各種顏色的不同明度。每一種純色都有與其相應的明度。
黃色明度最高,藍紫色明度最低,紅、綠色為中間明度。色彩的明度變化往往會影響到純度,如紅色加入黑色以後明度降低了,同時純度也降低了;如果紅色加白則明度提高了,純度卻降低了。
《藍》劇照
約瑟·M· 博格斯和丹尼斯·W·皮特里(Joseph M. Boggs and Dennis W. Petrie)說:“透過使用明亮或飽和的顏色來突出重要的物件,使得該物件突出於背景,這樣導演就可以很容易地抓住觀眾的眼睛”。所以大多數導演在電影中使用顏色亮度的對比來強調重要或有趣的東西。
細心的你也許注意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好萊塢電影開始取用橘色與藍綠色(Orange & Teal)作為基調色,如《變形金剛》、《復仇者聯盟》等等,臺灣獨立電影人Todd Miro稱其為一種“色彩病毒”。
《變形金剛》劇照
經過研究分析,他認為這是源自2000年電影製作業的技術革新。簡單來講,就是將拍攝的膠片透過掃描進入電腦,進行數字化後期處理(Digital Intermediary),而每一幀的色彩元素就可以透過專業軟體和影像調校工具,在精確到每一個畫格的狀況下,對影片的色調進行修正。對於電影人而言,這如同開啟一扇嶄新的大門,創造了電影色彩配置的新紀元。
人工改造取代了現實的色彩正態分佈,卻滿足了後期製作師們的無窮創造力。以好萊塢“偏愛”的藍綠色和橘色為例,它們是色環上直徑相對的互補色(Complementary Colors),亦稱強度比色。
補色的調和搭配可以產生華麗、跳躍、濃郁的審美感覺。然而,倘若補色以高純度、高明度、等面積搭配,會產生比對比色組更強烈的刺激性,使人的視覺感到疲勞而無法接受。如此看來,基調色的使用也需要科學運用才是。
當然,除了大肆流行的好萊塢基調色,還是有很多“好色”的電影值得品鑑。
《2001 太空漫遊》——危險的紅色
斯坦利·庫布里克是一位痴迷於顏色的導演。他最顯著、最激進也最為人稱奇的紅色,用在了1968年的經典之作中。飽和的紅色將熱情引向極度的暴力和血腥,使人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當太空船失去控制時,這一空間被描繪成為死亡將至的地域。
《機械師》——憂鬱的藍色
布拉德·安德森的《機械師》則大量採用了藍色調。暫且不提貝爾大叔為了這部電影瘋狂減重的敬業精神,僅看著昏沉的藍光打在他瘦骨嶙峋的身軀,便讓我們毛骨悚然。作為沉靜到孤獨的色彩,藍色映射了特拉沃沒有希望的生活和為救贖而掙扎的內心。
《大魚》——明亮的黃色
《大魚》這部充滿了奇幻想象力的影片,帶有導演蒂姆·波頓的獨特標籤,保持了他對影片色彩處理拿捏獨到精準的慣有能力,一抹抹鮮明的色彩配以一次次超乎想像的奇遇,搭建了一切童話裡都應該具備的要素。
在色彩方面以明亮的黃色基調為主,在奧本大學教室樓前鋪滿了黃色水仙花, 那黃燦燦的一片鮮明美好,滲透出愛德華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和對幸福人生的憧憬。
可以說,作為電影視覺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色彩即能夠在場景中營造出或歡樂、或壓抑、或緊張的氣氛,也能夠幫助導演更好的刻畫人物心理、推動敘事或埋入象徵隱喻。一部好的影片,色彩敘事是至關重要的,它帶給觀眾最直觀的感受,只有懂得色彩的秘密,才能領悟電影表達情感時所蘊含的力量。
基調色由三個重要的基本特徵組成:色相、純度和明度。
色相是有彩色的最大特徵。所謂色相是指能夠比較確切地表示某種顏色色別的名稱。如紅、黃、橙、藍、青、綠……從光學物理上講,各種色相是由射人人眼的光線的光譜成分決定的。
對於單色光來說,色相的面貌完全取決於該光線的波長;對於混合色光來說,則取決於各種波長光線的相對量。物體的顏色是由光源的光譜成分和物體表面反射(或透射)的特性決定的。
對於電影來說,色相也是一個基本要素。現代彩色理論認為顏色包括有彩色和無彩色,所以黑白膠片電影也是一種彩色電影。如何才能為電影選擇準確的色彩表達情感?電影製作者必須仔細參考不同的指令碼、文化和情境。
《布達佩斯大飯店》劇照
純度是指色彩的純淨程度,也可以稱為色彩飽和度,它表示顏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則色彩的純度愈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則色彩的純度也愈低。
可見光譜的各種單色光是最純的顏色,為極限純度。當一種顏色參入黑、白或其他彩色時,純度就產生變化。當參入的色達到很大的比例時,在眼睛看來,原來的顏色將失去本來的光彩,而變成摻和的顏色了。
當然這並不等於說在這種被摻和的顏色裡已經不存在原來的色素,而是由於大量的參入其他彩色而使得原來的色素被同化,人的眼睛已經無法感覺出來了。
如果我們觀察不同色彩飽和度,我們會得到完全不同的情緒感覺。一般來說,導演、攝影和美術師在製作過程中,他們總是根據自然界的原有色彩,保持純潔的色彩平衡,使它們的純度和自然世界的色彩一樣。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各種有色物體,由於它們的反射光量的區別而產生顏色的明暗強弱。
色彩的明度有兩種情況: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如同一顏色在強光照射下顯得明亮,弱光照射下顯得較灰暗模糊;同一顏色加黑或加白摻和以後也能產生各種不同的明暗層次。二是各種顏色的不同明度。每一種純色都有與其相應的明度。
黃色明度最高,藍紫色明度最低,紅、綠色為中間明度。色彩的明度變化往往會影響到純度,如紅色加入黑色以後明度降低了,同時純度也降低了;如果紅色加白則明度提高了,純度卻降低了。
《藍》劇照
約瑟·M· 博格斯和丹尼斯·W·皮特里(Joseph M. Boggs and Dennis W. Petrie)說:“透過使用明亮或飽和的顏色來突出重要的物件,使得該物件突出於背景,這樣導演就可以很容易地抓住觀眾的眼睛”。所以大多數導演在電影中使用顏色亮度的對比來強調重要或有趣的東西。
細心的你也許注意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好萊塢電影開始取用橘色與藍綠色(Orange & Teal)作為基調色,如《變形金剛》、《復仇者聯盟》等等,臺灣獨立電影人Todd Miro稱其為一種“色彩病毒”。
《變形金剛》劇照
經過研究分析,他認為這是源自2000年電影製作業的技術革新。簡單來講,就是將拍攝的膠片透過掃描進入電腦,進行數字化後期處理(Digital Intermediary),而每一幀的色彩元素就可以透過專業軟體和影像調校工具,在精確到每一個畫格的狀況下,對影片的色調進行修正。對於電影人而言,這如同開啟一扇嶄新的大門,創造了電影色彩配置的新紀元。
人工改造取代了現實的色彩正態分佈,卻滿足了後期製作師們的無窮創造力。以好萊塢“偏愛”的藍綠色和橘色為例,它們是色環上直徑相對的互補色(Complementary Colors),亦稱強度比色。
補色的調和搭配可以產生華麗、跳躍、濃郁的審美感覺。然而,倘若補色以高純度、高明度、等面積搭配,會產生比對比色組更強烈的刺激性,使人的視覺感到疲勞而無法接受。如此看來,基調色的使用也需要科學運用才是。
當然,除了大肆流行的好萊塢基調色,還是有很多“好色”的電影值得品鑑。
《2001 太空漫遊》——危險的紅色
斯坦利·庫布里克是一位痴迷於顏色的導演。他最顯著、最激進也最為人稱奇的紅色,用在了1968年的經典之作中。飽和的紅色將熱情引向極度的暴力和血腥,使人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當太空船失去控制時,這一空間被描繪成為死亡將至的地域。
《機械師》——憂鬱的藍色
布拉德·安德森的《機械師》則大量採用了藍色調。暫且不提貝爾大叔為了這部電影瘋狂減重的敬業精神,僅看著昏沉的藍光打在他瘦骨嶙峋的身軀,便讓我們毛骨悚然。作為沉靜到孤獨的色彩,藍色映射了特拉沃沒有希望的生活和為救贖而掙扎的內心。
《大魚》——明亮的黃色
《大魚》這部充滿了奇幻想象力的影片,帶有導演蒂姆·波頓的獨特標籤,保持了他對影片色彩處理拿捏獨到精準的慣有能力,一抹抹鮮明的色彩配以一次次超乎想像的奇遇,搭建了一切童話裡都應該具備的要素。
在色彩方面以明亮的黃色基調為主,在奧本大學教室樓前鋪滿了黃色水仙花, 那黃燦燦的一片鮮明美好,滲透出愛德華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和對幸福人生的憧憬。
可以說,作為電影視覺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色彩即能夠在場景中營造出或歡樂、或壓抑、或緊張的氣氛,也能夠幫助導演更好的刻畫人物心理、推動敘事或埋入象徵隱喻。一部好的影片,色彩敘事是至關重要的,它帶給觀眾最直觀的感受,只有懂得色彩的秘密,才能領悟電影表達情感時所蘊含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