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切爾拉拉

    答:白話釋義:

    魏徵,宇玄成,是魏州曲城人。從小成了孤兒,窮困失意,他放棄財產不去經營,心懷大志。隱太子招引他為洗馬。魏徵見秦王功勞很大,就暗中勸太子早做(對付秦王的)打算。

    太子失敗後,秦王責備他說:“你為什麼離間我們兄弟?”他回答說:“太子如果早點聽從我的話,就不會有今日的殺身之禍。”秦王看重他的耿直,對他並不憎恨。

    太宗即位,拜魏徵為諫議大夫,太宗對他一天比一天親近,有時把他帶到臥室內,向他諮訪天下政事。於是被封為尚書右丞,兼任諫議大夫。

    太宗身邊有人詆譭魏徵庇護偏愛自己的親屬,太宗派遣溫彥博調查審訊,(其實)不是這樣。溫彥博說:“魏徵作為臣子,不能注意行跡,遠避嫌疑,因而受到誹謗,這也應該被責備。”太宗讓溫彥博去責備魏徵。

    魏徵進見太宗,謝罪說:“我聽說君臣同心,這叫作君臣一體,哪裡有丟棄至公國事,專門去注意個人行跡的?如果上下都走這條路,國家的興衰就很難預知了。”

    太宗說:“我明白了!\“太宗在丹霄樓舉行宴會,酒席間說:“每當魏徵進諫而我不聽從時,我說話他就不立即迴應,為什么呢?”魏徴說:“我認為事情不可行,所以進諫,如果不聽從就隨便答應,害怕就要去施行。”

    太宗說:“你只管答應一聲,隨後再另行陳述議論,難道不行嗎?”魏徵說:“從前舜告誡群臣:‘你們不要當面順從,退下又有背後的話。’如果當面服從答應,再另找機會陳說,這就是背後的話,這不是稷、?侍奉堯、舜的做法。”太宗大笑。

    太宗曾問群臣說:“魏徵與諸葛亮哪個賢能?”岑文字說:“諸葛亮兼有將相之才,魏徵不能和他相比。”太宗說:“魏徵履行仁義,來輔佐我,想使我成為堯、舜之君,即使是諸葛亮也比不過他。”

    貞觀十七年,魏徵病重。太宗命令中郎將在他家值宿,有情況隨時奏聞,所賜藥品、膳食不計其數。太宗親自去探望,屏退左右,和魏徵說了一天的話才回宮中。等到魏徵去世,太宗親臨哭吊,為他悲痛,停止朝會五天。

    下詔內外百官及朝集使全都前去弔喪,定諡號為文貞,給予羽葆、鼓吹(等喪儀)。將下葬時,魏徵的妻子裴氏辭讓說:“魏徵平日節儉,現以一品官的禮節安葬,儀仗器物太多,不合他的心願。”太宗答應其請求,便用素車(載棺),白布做其帷幔。太宗登上苑西樓,遠望他的陵寢哭悴盡哀。

    原文:

    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棄貲產不營,有大志。隱太子引為洗馬。微見秦王功高,陰勸太子早為計。太子敗,王責謂曰:“爾閱吾兄弟,奈何?”

    答曰:“太子蚤從微言,不死今日之禍。”王器其直,無恨意。即位,拜諫議大夫,帝日益親,或引至臥內,訪天下事。由是拜尚書右丞,兼諫議大夫。

    左右有毀徵阿黨親戚者,帝使溫彥博按訊,非是。彥博曰:“微為人臣,不能著形跡,遠嫌疑,而被飛謗,是宜責也。”帝謂彥博行讓微。微見帝,謝曰:“臣聞君臣同心,是謂一體,豈有置至公,事形跡?若上下共由茲路,邦之興喪未可知也。”

    帝曰:“吾悟之矣!”帝宴丹霄樓,酒中曰:“徵每諫我不從,我發言輒不即應,何哉?”徵曰:“臣以事有不可,故諫,若不從輒應,恐遂行之。”

    帝曰弟即應須別陳論顧不得徵曰昔舜戒群臣爾無面從退有後言若面從可方別陳論此乃後言非稷所以事饒舜也帝大笑。帝嘗問群臣:“徵與諸葛亮就賢?”岑文字曰:“亮才兼將相,非徵可比。”帝曰:“徵蹈履仁義,以弼朕躬,欲致之堯、舜,雖亮無以抗。”

    十七年,疾甚。帝令中郎將宿其第,動靜輒以聞,藥膳賜遺無算。帝親問疾,屏左右,語終日乃還。及薨,帝臨哭,為之慟,罷朝五日。

    詔內外百官朝集使皆赴喪,益日文貞,給羽葆、鼓吹。將葬,其妻裝辭曰:“徵素儉約,今假一品禮,儀物褒大,非徵志。”見許,乃用素車,白布幨帷。帝登苑西樓,望哭盡哀。

    此文出自北宋歐陽修所著的《新唐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天給樹木施肥有用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