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玉見沈華
-
2 # 考古軍中馬前卒
答案很明確,會。
任何的考古發掘,不管保護措施做得多好,都會帶來破壞。
題主的想法還是很有代表性的,的確,在過去的很多考古發掘現場出現了文物損壞的現象,其中導致有機質文物損壞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空氣,比如在馬王堆一號漢墓中曾經挖出來一件裝著藕片的漆鼎,剛開啟時,藕片就像新切的一樣新鮮,可是過了沒多久,居然就在大家的眼皮底下“灰飛煙滅”了。
再比如,在青海民和喇家遺址中,曾經出土過一碗距今4000年之久的“麵條”。當時,考古工作者揭開一枚倒扣的陶碗,發現下面居然扣著一團條狀物,很像是麵條,可是等到把它拿回實驗室,這個“麵條”也腐朽無存了,多虧在剛揭開時考古人員及時拍了一張照片。要不然說出來都沒人信啊。
△喇家遺址的“麵條”
由於這些教訓,有些朋友就在琢磨,如果發掘現場能夠隔絕空氣,是不是就能夠延緩文物的腐朽呢?
應當說,如果真的能夠按照題主說的這樣,實現發掘現場的真空化,那還是能夠起到一些保護作用的,只是這個作用實在太小。
為何這樣講?
實際上,導致有機質文物朽壞的因素不止是氧氣,其他的比如溼度、溫度的驟變,以及光的照射,都會對文物造成損傷。
文物在地下或者水下埋藏了幾千年,會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儲存狀態,雖然也在衰變腐朽,但是速度是非常緩慢的。一旦當它們被髮掘出來,不僅會接觸空氣,其周圍的溫度、溼度、光照條件也會在短時間內出現劇變。就好比,把一個正常人在幾秒鐘內挪到火山口,或者搬到南極,身體肯定是受不了的對不對?
即便我們能夠在發掘現場隔絕空氣,也無法做到讓出土後的一切環境因素還跟地下一樣,所以文物依然會出現損壞。
開頭的那句話,任何考古發掘都是破壞,這是答主剛接觸考古時學到的,也是老師要求我們始終銘記的。
正因為考古發掘無法避免其破壞性,所以我們只能儘可能地在現場多做一些保護措施,減小對文物的破壞。另外最為重要的,就是做好現場的記錄。一切的考古遺址或者墓葬都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只要發掘了,就無法復原到原來的樣子。所以考古工作者理應在操作時謹小慎微,把觀察到的現象及時記錄下來,就像給喇家遺址“麵條”拍照的那位一樣。可能只是輕輕按下快門,卻能夠讓珍貴的資訊儲存下來。
-
3 # 考古學酥
這世上永遠不會有最理想的考古發掘方法,但我們可以用現今最好的方法來進行考古發掘。
考古發掘,既是研究,也是破壞,我們可以透過對地下出土的遺物和遺蹟來研究相應時間段的歷史,但在考古發掘的一開始,對遺物、遺蹟的破壞也隨之開始了。對於考古工作來說,對人類遺物進行保護的最好方法,並不是將其發掘出來,透過各種科技手段進行修復和保藏,而是讓這些遺物永遠的遺留在土地中。
考古發掘現場(網圖侵刪)
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永遠無法做到這一點。首先,是人類生產生活行為對文物古蹟的破壞,這讓我們不得不去進行考古發掘。對文物古蹟的破壞,並不是現在才有的,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今,這類破壞活動都是存在的,只不過是如今基本建設的力度遠大於歷史上的任何一個階段,其破壞力度也相應的大一些。因此,自考古學傳入中國之後,現如今的考古人員遠比最初時期要更為忙碌。
其次,隨著人類對人類本身歷史的好奇和探索,促使考古學的誕生,並促使這一學科從更早的地層中尋找人類祖先的遺物,來探究人類發展的歷史,因此,只要人類保持著對更為古老歷史的好奇心,這個學科將不斷的發展下去。
那麼,如何更為有效的進行發掘,避免更少的對文物進行破壞呢?
如果真要認真思考這個問題,不妨仔細想一想哪些過程會對文物進行損壞?
考古發掘的過程中會有,後期文物修復、保護的過程中會有,在庫房保管中會有,在博物館陳列時會有。所以說,從文物從土裡被髮掘出來,就時刻暴露在危險中,而考古發掘僅是其中的一個環節。
考古發掘過程中取柱狀土樣(網圖侵刪)
如果不得不進行考古發掘,那麼在考古發掘中避免文物損壞是一個十分關鍵的事情,而後期的保管工作也是童謠重要。不過,除了考古發掘中避免文物損壞之外,考古人員如今所做的事情遠不止於此,對我們來說,不管用什麼方法,最大限度的提取出一個遺址的潛在資訊,才是一個合格的考古發掘該做的事,最後說一句,考古發掘當然不是紀錄片裡放的用把小刷子那麼簡單。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考古現在實際上是一個很尷尬的地位,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按照我們原來的考古要求,是不主動挖掘,原樣保護是最好的,但是目前由於盜墓猖獗,很多古墓被盜後,我們是屬於搶救性挖掘,例如江西海昏侯墓就是已經發現盜墓的痕跡才開始重新挖掘,這樣也就給盜墓者留下了很多的機會。同時也讓我們的考古挖掘處於一個被動的地位,在目前的文物史上唯一主動挖掘的只有定陵,而且這次挖掘應該說是屬於失敗的一次,那麼對其他的原始墓葬按照國家的要求,儘量保持原樣。但是由於現在大規模的基建動工,土建工程的開發,很多原來沒有發現的古墓也都是在施工中被破壞,所以要想把古墓的保護與挖掘結合在一起,那麼應該在工地的施工前進行有針對性的探方,同時對可能存在古墓的地點進行搶救性挖掘,也應該放在設計規劃之前,將地下文物的勘探嚴格推行下去。這樣可以有針對性的保護一些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