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微笑面對糖尿病
-
2 # 糖尿病食譜營養師
海鮮和魚是含有優質蛋白質特別好的食物,而且低脂肪,低熱量。是特別利於人體消化和吸收的食物。 魚和海鮮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碘,鈣,鋅等。
魚中的脂肪含量,不但少而且還是不飽和脂肪酸。 魚肉的蛋白質主要是肌原纖維蛋白質,還有肌漿蛋白質和肉基質蛋白質,氨基酸組成和魚的種類沒有多大關係,幾乎相同。 除了貝類中胱氨酸含量高外,魚肉的氨基酸組成在貝類、蝦、墨魚中也是基本相同,也和食用肉的氨基酸組成基本相同,所以,海鮮的營養價值和食用肉一樣高。
但是魚肉中的蛋白質和食用肉中的不一樣,魚肉中的基質蛋白含量低,肉質軟,再就是肌動球蛋白和肌球蛋白比食用肉的蛋白質不穩定,容易變質,需要特別留心。
糖尿病人特別適合吃魚和海鮮。但前提條件是不合並血尿酸值高。
糖尿病患者每天可以吃二兩的魚來代替一部分肉,或者是蛋類。 但在烹飪魚的過程或者是製作海鮮的過程,有一定的要求,就是儘量不要油炸,不要烤。可以選擇蒸,煮,燉的烹飪方法。
-
3 # 只有營養師知道
這還得分分情況,如果是糖尿病和並高尿酸的患者,或者糖尿病合併腎病較為嚴重的患者還是不要經常吃海鮮的好。但如果單純是高血糖或糖尿病,其實海鮮是很適合糖友食用的。
海鮮是一種低脂低熱但高蛋白的食材,它們富含優質蛋白,是接近於人體的蛋白質,利於吸收利用,海鮮中也富含多種礦物質,尤其是鋅元素普遍含量較高。海鮮,特別是深海魚中海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十分有利的物質,腦部的發育需要不飽和脂肪酸,利於亞油酸,如ω3、ω6,(EPA/DHA等),所以很多資料也提到過,在孩子生長髮育時多補充一些魚蝦類食物有助於智力維護。不飽和脂肪酸也能夠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種好膽固醇,能夠加速運輸血液中的脂蛋白、甘油三酯、葡萄糖等成分到肝臟代謝,清理血管,保護血管清潔,也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助手。
糖友其實是一種糖代謝疾病,也屬於內分泌疾病,患者無法有效分泌胰島素,或者胰島素抵抗、敏感度低,胰島細胞受損,無法分泌胰島素。而我們體內唯一能降糖的激素只有胰島素,胰島出了問題那麼血糖就難以控制,所以我們需要在日常飲食上多下功夫,少吃高糖食物,或者少吃升糖速度高的食物,給與胰島素多一點時間來平穩血糖,讓血糖保持在更為平衡的狀態。除了低糖食物,還應當少吃高脂高熱食物,高脂高熱食物的攝入可能會升高血脂血壓,增加胰島素抵抗,特別是二型糖尿病患者會明顯加重病情。
而海鮮低脂低熱,含糖量也很低,還營養豐富,對調節血脂有效,自然是很適合糖友食用的食物。但合併腎病,患者的腎臟代謝能力較低,而海鮮蛋白質豐富,對腎臟會增加很大負擔,高頻率的海鮮攝入必定會加重病情,最好是在醫生的推薦量來攝入。合併高尿酸的患者也不適合大量吃海鮮,部分海鮮屬於高嘌呤食物,過多攝入會加重尿酸的合成量,還可能會誘發痛風,對病情不利。
建議糖友吃魚/海鮮多用更清淡的烹飪方式,比如蒸煮,幹烤。不適合多吃炸魚,也不適合醬料太多的魚,比如松鼠魚,其中還會加入不少番茄醬、蔗糖,對糖友就不友好了。
-
4 # 營養科普趙之德
糖尿病病人需要控制餐後血糖,糖尿病人需要保持健康體重,糖尿病人需要均衡充足的營養。魚蝦等水產,含碳水化合物極少,幾乎不會升高血糖,還可以延緩其他食物中的糖類物質吸收;魚蝦高蛋白,低脂肪,熱量較低,也不容易導致肥胖;魚蝦營養價值高,更是很多人知道的。因此,糖尿病人當然可以經常吃魚和海鮮。
當然,魚和海鮮等水產中,也有一些膽固醇含量較高的,比如魷魚和蟹黃,是糖尿病患者需要適當減少攝入的。因為糖尿病換著不僅要控制好血糖,還要管理好血脂,尤其是血膽固醇水平。除了魷魚和蟹等少數海鮮,多數常見海鮮膽固醇含量並不高。
儘管魚和海鮮等水產食品營養價值很高,很適合糖尿病人食用,但也並非越多越好,畢竟魚蝦等海鮮都是嘌呤含量較高的,如今高尿酸血癥也是很常見的慢性病之一,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癥同屬代謝性疾病,有很多共同的病因,如果糖尿病患者海鮮吃的過多,不僅影響其他食物的攝入,不利於食物多樣化,不利於平衡膳食,也容易增加痛風風險。
按照膳食指南的建議,魚蝦等水產,平均每天吃40~75g即可,大概每週不要超過1斤(可食部分生重),糖尿病患者經常吃海鮮可以,只要每週吃的總量不超標,就是對健康有益無害的。
-
5 # 糖人健康網
魚類是比較適合糖友吃的,魚類所含的蛋白屬於優質蛋白,魚類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比較理想,糖友食用有利於調節血糖、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特別是糖尿病腎病。對於魚類,海魚、河魚都很好,特別是海魚質量更加,像鯽魚、鱔魚、青魚、鱈魚、金槍魚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烹飪魚類的時候不宜採用油炸,紅燒等重口味的方法,建議最好清蒸或水煮,配以姜蒜和食醋調味,這樣口味佳,既減少了營養素的損失,又易於消化。每週食用魚類控制在2-3次,每次80-150克為宜。
對於海鮮,海鮮的營養價值非常豐富,其中富含蛋白質和微量元素,在人體內利用率較高,而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低,有助於糖友們控制血糖和體重。但因為海鮮中膽固醇含量較高,也不能長期大量食用。像魷魚、蟹黃、魚籽等高膽固醇的食物,糖友們還是儘量少吃或不吃,特別是併發有高血脂的糖友要管住嘴。而對於併發有腎病的糖友,蛋白質攝入過量也會加重腎臟負擔。
吃海鮮時需要搭配蔬菜或澱粉類食物,不要一次性進食大量海鮮,或僅吃海鮮不吃其他食物。烹飪海鮮的時候要注意衛生,海鮮中可能存在寄生蟲卵、病菌、病毒等,要在沸水中煮5分鐘才可徹底殺菌。也可以在海鮮中加入蒜末或生薑,蒜末有助於殺菌,而生薑能中和海鮮的寒性。因此在吃非加熱烹調的海鮮時一定要慎重,比如刺身、生魚片,切勿進食被汙染或腐爛的海產品,以免發生中毒。
-
6 # 戲迷阿德1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糖尿病人我建議多吃一些河魚沒事發生增加營養血糖也不會升高,海鮮(海蝦,昌魚,小黃魚,海蟹,帶魚等等海鮮)最好不要吃,那麼有些人會對我說;你這個說法不對少微吃一點不要緊,我們糖尿病人既然少微吃一點不要緊,然而我們還是把它誡了不要吃了多吃一些河魚不是很好嗎?那麼為什麼不要吃海鮮呢?海鮮就是高脂肪,高蛋白吃下去以後本身內分泌不行失調會增加血黏綢高血糖也會升高,因而我們不建議糖尿病人吃海鮮。然後糖尿病人說可以吃的,最終還是自己決定。
回覆列表
糖尿病人可以經常吃魚和海鮮的。而且《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中建議:常吃魚禽、蛋和畜肉適量,限制加工肉類。
我們來具體看看海產品到底具有哪些好處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呢?
海產品含有豐富的硒、鉻及不飽和脂肪酸。
1、 硒:能保護心血管和心肌健康,且由白內障和糖尿病引起的失明經補硒可改善視覺功能。
2、 鉻:
(1)增強胰島素作用。
(2)促進葡萄糖的利用及使葡萄糖轉化為脂肪:鉻與脂肪代謝密切相關,鉻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載脂蛋白A水平及降低血清膽固醇水平,具有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有研究顯示:在有鉻缺乏的糖尿病或肥胖患者中,補充鉻可能有益。
3、 不飽和脂肪酸:對維持視覺功能正常、預防糖尿病腦年痴呆、降低血脂等都具有好處。
而且,美國心臟學會建議每週吃2-3份的深海魚,以攝取多不飽和脂肪酸。
所以,糖尿病患者建議每天攝入40-75克的海產品。
以上答案由微糖註冊營養師宋明月老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