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刀治療足拇外翻是通過鬆解拇趾蹠趾關節周圍的組織的粘連和瘢痕,矯正畸形,而不需要截骨。正常情況下,組成拇趾蹠趾關節的蹠骨與趾骨的縱軸交角為10。~20。,稱為生理性拇外翻角。(一) 病因病理針刀醫學研究發現,足拇外翻是由於長久站立行走過 久、負重過度等原因造成第一妬趾關節周圍軟組織受力異常從 而導致第一蹠趾關節弓弦力學解剖系統弓弦結合部力集中, 此時人體會啟動第一套自我代償機制,透過粘連、瘢痕及攣縮 等變化來進行自我修復、自我代償,當這種修復代^在人體可 承受範圍內時,第一蹠趾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異常應力被有效分 解,則不產生臨床表現;當這種修復代償超過人體可承受的範 圍時,人體會啟動第二套自我代償機制,透過應力集中點硬 化、鈣化、骨化來緩解第一蹠趾關節周圍軟組織的常應力, 此時僅產生影像學表現,而無臨床症狀,當人體第套自我代 償機制仍然不足以緩解此異常應力時,則會造成第一蹠趾關節 部弓弦力學解剖系統力平衡失調,最終產生相應的臨床表現。 (二) 臨床表現及診斷。 臨床表現拇趾外翻畸形超過25°,第一蹠骨頭內側疼 痛,步行時疼痛加劇。1。 診斷(1) 有拇外翻的臨床表現。(2) 拇趾外翻畸形超過25°,區域性有壓痛。(3) X線表現:拇妬趾關節向夕hf則半脫位,拇趾向中線移位。(三)針刀治療1。 治療原則運用針刀整體鬆解栂長伸肌、拇短伸肌、 拇收肌等在第一蹠趾關節囊的粘連、瘢痕及攣縮(點);輔以 手法,鬆解拇長伸肌、拇短伸肌、拇收肌與趾背腱膜等弦 (線)之間的粘連、瘢痕及攣縮,為人體透過自我代償、自我 修復恢復足部弓弦力學解剖系統力平衡創造條件,並最終達到 治癒該疾病的目的。 2。 針刀操作第1次針刀鬆解第1蹠趾關節內側的粘連瘢痕(1) 患者仰臥位,在踝關節中立位,第1蹠趾關節內側 定點,碘伏棉球於施術部位消毒,1%利多卡因區域性浸潤麻醉, 針刀操作採用I型4號直形針刀和I型弧形針刀。(2) 針刀操作① 第1支針刀鬆解蹠趾關節關節囊蹠骨頭內側附著處的粘 連瘢痕在第1蹠趾關節蹠骨頭內側定位。 使用專用弧形針刀,刀口線與足趾縱軸方向一致,針刀體與面板呈90°角,按 四步操作規程進針刀,從定位處刺入,向下直刺到1蹠骨 頭,然後調轉刀口線90°,針刀體向蹠骨側傾斜60°沿蹠骨 頭弧度,向關節方向鏟剝3刀,範圍0。5cm。② 第2支針刀鬆解蹠趾關節內側關節囊行經線路的粘連瘢 痕在第1蹠趾關節間隙內側定位,使用I型4號針力,刀口 線與足趾縱軸方向一致,針刀體與面板呈90°角,按步操作 規程進針刀,從定位處刺入,針刀經面板、皮下組織,刀下有 韌性感時,即到達增厚的蹠趾關節關節囊,繼續進針刀1mm, 提插刀法切割3刀,然後再行縱疏橫剝3刀,範圍0。 5cm。③ 第3支針刀鬆解蹠趾關節關節囊趾骨頭內側附著處的粘 連瘢痕在第1蹠趾關節趾骨底內側定位。使用專弧形針 刀,刀口線與足趾縱軸方向一致,針刀體與面板呈90°角,按 四步操作規程進針刀,從定位處刺入,向下直刺到第1趾骨 底,然後調轉刀口線90°,針刀體向趾骨側傾斜60°,沿趾骨 底弧度,向關節方向鏟剝3刀,範圍0。 5cm。④術畢,拔出針刀,區域性壓迫止血3分鐘後,創^貼覆蓋 針刀孔。第2次針刀鬆解第I蹠趾關節外側的粘連瘢痕,第3次針 刀鬆解第1蹠趾關節背側的粘連瘢痕,因本書篇幅所限,在此 不做詳細闡述,具體操作方法參照“十二五”規劃教材《針 刀治療學》中關於拇外翻的針刀操作方法。
針刀治療足拇外翻是通過鬆解拇趾蹠趾關節周圍的組織的粘連和瘢痕,矯正畸形,而不需要截骨。正常情況下,組成拇趾蹠趾關節的蹠骨與趾骨的縱軸交角為10。~20。,稱為生理性拇外翻角。(一) 病因病理針刀醫學研究發現,足拇外翻是由於長久站立行走過 久、負重過度等原因造成第一妬趾關節周圍軟組織受力異常從 而導致第一蹠趾關節弓弦力學解剖系統弓弦結合部力集中, 此時人體會啟動第一套自我代償機制,透過粘連、瘢痕及攣縮 等變化來進行自我修復、自我代償,當這種修復代^在人體可 承受範圍內時,第一蹠趾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異常應力被有效分 解,則不產生臨床表現;當這種修復代償超過人體可承受的範 圍時,人體會啟動第二套自我代償機制,透過應力集中點硬 化、鈣化、骨化來緩解第一蹠趾關節周圍軟組織的常應力, 此時僅產生影像學表現,而無臨床症狀,當人體第套自我代 償機制仍然不足以緩解此異常應力時,則會造成第一蹠趾關節 部弓弦力學解剖系統力平衡失調,最終產生相應的臨床表現。 (二) 臨床表現及診斷。 臨床表現拇趾外翻畸形超過25°,第一蹠骨頭內側疼 痛,步行時疼痛加劇。1。 診斷(1) 有拇外翻的臨床表現。(2) 拇趾外翻畸形超過25°,區域性有壓痛。(3) X線表現:拇妬趾關節向夕hf則半脫位,拇趾向中線移位。(三)針刀治療1。 治療原則運用針刀整體鬆解栂長伸肌、拇短伸肌、 拇收肌等在第一蹠趾關節囊的粘連、瘢痕及攣縮(點);輔以 手法,鬆解拇長伸肌、拇短伸肌、拇收肌與趾背腱膜等弦 (線)之間的粘連、瘢痕及攣縮,為人體透過自我代償、自我 修復恢復足部弓弦力學解剖系統力平衡創造條件,並最終達到 治癒該疾病的目的。 2。 針刀操作第1次針刀鬆解第1蹠趾關節內側的粘連瘢痕(1) 患者仰臥位,在踝關節中立位,第1蹠趾關節內側 定點,碘伏棉球於施術部位消毒,1%利多卡因區域性浸潤麻醉, 針刀操作採用I型4號直形針刀和I型弧形針刀。(2) 針刀操作① 第1支針刀鬆解蹠趾關節關節囊蹠骨頭內側附著處的粘 連瘢痕在第1蹠趾關節蹠骨頭內側定位。 使用專用弧形針刀,刀口線與足趾縱軸方向一致,針刀體與面板呈90°角,按 四步操作規程進針刀,從定位處刺入,向下直刺到1蹠骨 頭,然後調轉刀口線90°,針刀體向蹠骨側傾斜60°沿蹠骨 頭弧度,向關節方向鏟剝3刀,範圍0。5cm。② 第2支針刀鬆解蹠趾關節內側關節囊行經線路的粘連瘢 痕在第1蹠趾關節間隙內側定位,使用I型4號針力,刀口 線與足趾縱軸方向一致,針刀體與面板呈90°角,按步操作 規程進針刀,從定位處刺入,針刀經面板、皮下組織,刀下有 韌性感時,即到達增厚的蹠趾關節關節囊,繼續進針刀1mm, 提插刀法切割3刀,然後再行縱疏橫剝3刀,範圍0。 5cm。③ 第3支針刀鬆解蹠趾關節關節囊趾骨頭內側附著處的粘 連瘢痕在第1蹠趾關節趾骨底內側定位。使用專弧形針 刀,刀口線與足趾縱軸方向一致,針刀體與面板呈90°角,按 四步操作規程進針刀,從定位處刺入,向下直刺到第1趾骨 底,然後調轉刀口線90°,針刀體向趾骨側傾斜60°,沿趾骨 底弧度,向關節方向鏟剝3刀,範圍0。 5cm。④術畢,拔出針刀,區域性壓迫止血3分鐘後,創^貼覆蓋 針刀孔。第2次針刀鬆解第I蹠趾關節外側的粘連瘢痕,第3次針 刀鬆解第1蹠趾關節背側的粘連瘢痕,因本書篇幅所限,在此 不做詳細闡述,具體操作方法參照“十二五”規劃教材《針 刀治療學》中關於拇外翻的針刀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