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技酷柴
-
2 # 如歌科技數碼
首先,目前安卓沒有出現3D結構光的手機。
所以我們來參考的方案只有iphoneX這一款。
那麼我們從安全。實用性和架構三個方面去考慮。
首先是安全性。從蘋果釋出iphoneX的時候,已經特別提到。FACE ID的安全性是TOUCH ID的20倍。
蘋果宣稱Face ID的出錯率僅為百萬分之一的,比起指紋解鎖五萬分之一的出錯率,準確率提高了20倍,但國外媒體的測試中已經有了同卵雙胞胎成功騙過Face ID的案例。從蘋果不容置疑的口氣中來看,目前FACE ID相對比touch ID的安全性更高。
但我認為,一般情況下,指紋識別足夠使用了,實際在日常生活中,手機上鎖只是為了預防身邊的人檢視某些羞羞的照片和聊天記錄等,畢竟又不是活在電影中,身邊沒有那麼多特工。
實用性。屏下指紋要相對面部識別來說,更方便。
這個觀點我相信沒有人會反駁。
畢竟面部識別需要一定的距離和角度,假設桌子上的手機突然響了,你只需要把手放在螢幕上解鎖就能知道是女神找你借錢還是來了廣告。但面部識別就需要拿起手機才能解鎖,相對的在某些環境中,面部識別會多一個步驟。
所以簡單來說,3D結構光是不如屏下指紋更方便。
在來談談3D結構光和屏下指紋的構造。首先3D結構光,是真正屬於高科技。目前其他機型採育的面部識別,只是單純2D識別,而3D結構光。則採用3D識別,安全性大大提高。
Face ID的工作主要依賴於手機處理器和這五個元器件,泛光照射器(Flood illuminator)、接近感測器(Proximity sensor)、環境光度感測器(Ambient light sensor)、測繪點投射器(Dot projector)、紅外線鏡頭(Infrared camera)。拿起手機解鎖只是一瞬間的事,但是背後卻需要複雜的軟硬體配合。而其他面部識別則是簡單的幾何構造。
基於人臉特徵點的識別演算法(Feature-based recognition algorithms)基於整幅人臉影象的識別演算法(Appearance-based recognition algorithms)基於模板的識別演算法(Template-based recognition algorithms)利用神經網路進行識別的演算法(Recognition algorithms using neural network)而且以現在得知的技術壁壘不談,單單造價,就是屏下指紋的好幾倍,而且短時間內不會降底成本、並且佔據了螢幕的一部分,導致全螢幕成了劉海屏。
而屏下指紋的技術則不難。
都是採用光學式指紋識別原理。指紋識別感測器發射光束穿過螢幕,遇到手指的指紋後反射回來被感測器接收,感測器將資料回傳到處理中進行資料比對,然後判斷是否解鎖手機。
如果當時蘋果選擇屏下指紋,這個方案早就普及了,但蘋果沒有選擇屏下指紋不是因為技術問題,而是在設計iPhoneX的時候沒有考慮屏下指紋。而是更先進的FACE ID技術。而蘋果屏下指紋技術專利早在2015年就已經申請。所以從技術角度上來說,屏下指紋不是蘋果的難題。所以我認為屏下指紋以後會成為主流,FACE ID因為技術和售價等多方面原因,註定是少部分機型擁有。
題主說的應該是屏下隱形指紋技術和3D面部識別解鎖方案吧?這兩項技術相對於安全和方便而言,綜合來看可能還是屏下隱形指紋技術更好一些。因為面部識別解鎖安全性在目前來看還是需要有所提升才行,雖然指紋識別解鎖經過複雜的技術攻克也能實現破解,但是和麵部識別解鎖相比安全性還是要高上不少。而且屏下指紋不比傳統指紋,用起來更加方便,視覺觀感和體驗上相對來說也更炫酷,未來科技感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