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虛靜堂玄雲

    少不看水滸,免得聚眾鬧事;老不讀三國,免得嘆惜歲月蹉跎;男不看西遊,免得脫離現實;女不看紅樓,免得嘆惜紅顏薄命。換一種心態去看書,書是你的過客,你也是書的過客。

  • 2 # 馬火蟻

    《水滸》寫的都是打打殺殺的事情,青少年本來就是火爆脾氣,容易惹事,讀了《水滸》,更容易激發他們鬧事的念頭。《三國》裡邊寫計謀的比較多,能教人一些智慧,也能教人一些謀略,人老了,生活經驗就比較多,在讀了三國後,也許會更狡猾,如果把學到的智慧和謀略,用在正事上,也能造福人民,一旦用在歪門邪事上,社會就會遭殃。

    社會上流傳的,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即是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在互相約束,同時也提醒青少年,在合適的年齡讀合適的書,讀書長見識,長本領。這句話也提醒我們,青少年要趁年輕熟讀《三國》,從小做有智慧的人,有謀略的人。老年人讀《水壺》激發老年人老當益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不能因老而暮氣沉沉。

    其實,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社會上也就是這麼說說,沒人強迫別人,什麼時間看什麼書?也沒人檢查你讀過什麼書?只是讀過書的人,從中得到了體會而已,自己什麼時間要讀什麼書,還得有自己做主。我想只要是名著,無論古今中外,什麼時間讀都合適。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使人明智。閱讀充實頭腦,增長才幹,能夠借古人、他人的智慧成就自己!

  • 3 # 希望田野的種花兔

    古語說的是"少不看西遊,老不讀三國"(而不是少不看水滸)。

    原因很簡單,西遊記是神話小說,非現實內容和歷史內容,淨神啦妖啦等雲山霧罩的虛幻東西,大人擔心孩子看了後其想法、做話、做事變得不靠譜,故民間又有"看了《西遊記》,說話如放屁"之說。

    而《三國演義》,可以說是古代中國計謀之大全,裡面三方之間的鬥爭,全靠用計。尤其是一代奸雄(古人評語)曹操,奸計多多,寧可我負天下,不可天下負我。古代的普通百姓總體上講是資訊(知識)來源有限,會識字的也不多,聽評書、讀古書是增加知識和智慧的重要渠道。人活了多半輩子之後,閱歷、經驗都變得比較豐富,如果再經過讀三國或者聽三國這麼一提煉,那麼其智慧、計謀會有大幅度的提升。假如這個人原本就不太忠厚,讀了三國之後,心眼兒增多,手段增多,變得更"奸"(詐),不好對付,不好交往,"老人變壞了"。所以,普通老百姓就不喜歡老人讀三國。

    如今的時代背景與古代大不相同,人的知識來源渠道也更加多元,即使兒童其辨別能力也高於古代兒童(起碼現在的家長不信鬼怪),中老年人的知識素養思辨能力更不用說。所以,不應再擔憂和放大讀西遊、三國的"負作用",更應鼓勵年輕人去閱讀和理解,讓垃圾資訊給經典讀物讓出空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近日陳坤出席活動被認錯成楊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