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蔚卿

    任何好的壞的教育方法都是統計結果,而孩子是一個獨立樣本。所以,任何能夠流傳下來的方法都是有一定道理的,都有一定的適用性,但是永遠不會有百分之百適用。

    任何教育方法都跟當時的社會環境對應,比如封建社會的孝道跟現在社會的孝道肯定有很大區別,同樣那時候的教育方法跟現在社會也有區別。

    棍棒底下出孝子,我覺得現在社會應該看中的是其中的嚴格要求,對於大部分孩子成長還是有積極意義的。

  • 2 # 教育擺渡者

    不適用!

    這句話是有時代背景因素的,拋開背景,講手段,未必有預期的結果;甚至會事與願違。

    為什麼?

    棍棒底下出孝子,棍棒教育試試?!

    首先: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話是來自韓非子的名言“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聖君之下”,韓非子是戰國時期,法家的代表,那個時代的法家,強調的就是嚴刑峻法,嚴刑峻法在戰國那個時代,是有客觀上存在的理由的,戰國之時,諸侯紛爭,草寇流民,天下紛攘,亂世用重典,也是安邦定國、治國理政的必要手段。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有棍棒教育的思想,不奇怪。

    其次:亂世用重典、治世用法理,不顧及時代背景,把2000多年前的一句話作為“至理名言”沿用至今,還要按理操作,大可不必。因為時代確實不同了,在當時那個背景下,人對教育的理解、對人本身的認知,以及對人與人關係的梳理,都是有侷限性的;在這種侷限性下,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也就相對比較簡單,而在這種簡單的理解下,行為也就更為簡單——以暴制暴,簡單有效。為什麼有效,因為當時的輿論環境就是忠君愛國,即使是戰國時代,韓非子和秦始皇的法家思想,實際已經到了強弩之末;動手比動腦更簡單,能用暴力解決的,就不用腦袋,所以,孩子不聽話,就棍棒伺候,簡單,操作容易,大家一直用它。

    再次:今天的時代背景下,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雖然,客觀上存在著一系列的不平等,但平等的思想卻深入人心,即使是自己的孩子,沒有平等以待的基本認知,把ta作為私有的,想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無論在法律上,還是道德上,已經完全不同的,棍棒伺候,不是沒人管了。

    最後,棍棒下面未必出孝子,棍棒的本質就是讓人屈服,如果對方不屈服,就進入以暴制暴的死迴圈,孝子沒培養出來,結果培養出來了一個對手,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 3 # 優學教育小趙老師

    感謝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透過兩句話來看一下孝順的概念,《圍爐夜話》中說“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源。 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百孝經》中說: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孝順能生孝順子,孝順子弟必明賢。孝是人道第一步,孝子謝世即為仙。自古忠臣多孝子,君選賢臣舉孝廉……”;只有孝順的人能成大事,才會被人所稱讚,整個家庭才會和和睦睦。如若母不慈,子何談孝,現在的很多家長還保持著這種“棍棒底下出孝子,黃荊條下出好人”的說法,尤其是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這種方式對他們來說是最好不過的,但是掌握不了這個度,因為他們並沒有考慮到自己孩子的想法,只要孩子能聽自己的就行,每個孩子也是不一樣的,長期處在這種環境下的孩子,會產生自卑,沒有自信,沒有尊嚴的觀念,他們害怕父母甚至牴觸父母,以為自己做什麼都是不對的,以後可能會孝順父母甚至根本不會孝順父母。身為父母,你要知道,你面對的是一個有著獨立思想的人,不是一塊石頭,孩子會慢慢的長大,自尊心會逐漸的膨脹,一但你打破了他的自尊心,感情就會由此破裂,甚至鬧得不可開交。

    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是隻有打這一種,這種是最偏激的,重要的是如何讓孩子對你心服口服,這就要求父母要以身作則,首先自己是個善良孝順的人,才能為孩子做個好榜樣,平常對孩子可以適當的體罰,更多的是鼓勵,不斷的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學會尊重,學會感恩,平常生活中給孩子做一些尊重他人,感恩他人,孝順父母的事情,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自然而然的就會模仿你的行為,由心底裡對你產生敬佩,產生愛,不用你管教,孩子自己都能學會孝順,學會尊重。

  • 4 # 國際莊郝哥

    如今根本是行不通的,甚至還會起反作用,我們應該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去影響孩子,給孩子做個好榜樣。我還帶來了我的影片《從點滴中去教孩子為人處世》,看看如何,不妨試一試我的這種教育理念…

  • 5 # 祥爸聊育兒

    我家女兒上幼兒園大班時,班上有一個5歲的男孩,非常淘氣。聽他媽媽說,孩子在家特別能折騰:剛收拾好的家,沒幾分鐘就慘不忍睹;新買的玩具,沒玩幾天就變成了一堆零件;說好要畫畫,還沒開始就拿彩筆搞得全身五顏六色……每件鬧心的事情發生後,男孩的媽媽就抓過孩子暴打一頓,弄得孩子的小臉兒經常掛著淚水,身上還青一塊、紫一塊。男孩媽媽把孩子送到學校的第一句話就是:“老師,孩子要是不聽話,你告訴我,我回家打他。”

    據我觀察,這個幾乎被媽媽打大的孩子,絲毫沒讓大班老師省一點兒心,在學校我行我素,打架,罵人,不愛護公物,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非常執拗和任性。可以說,粗暴打罵出來的孩子,在學校更加調皮難管,與家長的打罵初衷背道而馳。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上幾輩留下的話,雖然現在的親子教育更講究方式方法,仍有不少父母喜歡用拳腳來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長期以往,會在孩子心中留下陰影。與成人一樣,孩子也是一個平等個體,也有情感與需求,也有心事,他們也像成人一樣需要被傾聽。多和孩子溝通,知道孩子的想法,與孩子的靈魂同步,不打不罵也能教出好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希臘愛琴海旅遊需要做些什麼準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