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貝貝豆育兒課堂

    當媽媽的都知道,愛啃東西是寶寶們的天性,什麼都愛往嘴裡放,這一方面是寶寶用物體磨合尚未習慣的牙床,另一方面則是我們的寶寶用他們的味覺去探索這個剛剛認識的世界。

    寶寶出生後,視、聽、嗅、角觸、味這5種感官知覺就在透過接受豐富的刺激不斷完善著。1歲多的寶運動技能足夠支援他到處探索發現,這一滿足好奇心的過程又需要這些感官知覺的參與。那麼,寶寶這時的味覺感官又有什麼特點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多數家長應該都有這樣的發現,寶寶拿到一個新鮮玩意的時候,無論這個物物體能不能吃,他都會放在嘴裡咬咬或嘬嘬,這就是味覺體驗的過程。1歲多的寶寶雖然不再像嬰兒期那樣抓到什麼都往嘴裡放但“品味”仍然是他不可或缺的認識世界的途徑之ー。家長此時所要做的就是保證安全和衛生,除非確定寶寶正“品嚐”的東西會威脅到他的健康和安全,否則沒必要總是阻止他用這種方式探索世界。

    建議家長用不同味道的食物鍛鍊寶寶的味覺,讓他品嚐鹽的成味、西瓜的甜味、葡萄和醋的酸味、苦瓜的苦味等,然後在寶寶品嚐不同口感的食物的時候,跟他描述這些食物的味道和口感,比如,餅乾是脆的,香蕉是有甜味的。如果寶寶仍然熱衷於啃咬玩具,家長可嘗試在當下給他吃點水果或點心,並詢問他是玩具好吃還是水果好吃,逐漸讓他了解許多東西比玩具味道好。

  • 2 # 果媽閱讀

    嬰兒之所以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是因為寶寶正經歷口腔敏感期。他會嘗一嘗,到底這個東西是軟的還是硬的?這個東西是滑溜的還是粗糙的?這個東西是有味道的,還是沒有味道的?

    1、不買小玩具,保證孩子安全

    孩子在口腔敏感期,很喜歡把任何東西都往嘴巴里面放,媽媽們首先要保證孩子的安全。 在給0-3歲的孩子購買玩具時,記得檢視玩具上面的標識,看是否註明:不要給三歲以下的孩子使用。另外,不買細小零件的玩具,建議買大塊的積木,這樣就能放心給孩子玩。

    2.可以購買牙膠玩具,滿足孩子的口欲期

    強制性要求孩子符合我們成人的要求,不把玩具往嘴裡放,孩子內心的需求就會受到打擊。孩子也會不明白,想用嘴巴來嘗一下玩具,為什麼媽媽就不讓我去做呢?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準備一些讓孩子可以咬的牙膠玩具,把玩具洗乾淨了,讓孩子來玩兒,充分滿足他的口欲期。

    3.不要有潔癖,適當放寬心思

    我們生活的世界,到處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細菌、病毒。我們沒有辦法完全遮蔽掉,不能夠要求絕對的乾淨。 當孩子用嘴巴來探索世界的時候,我們要學會把那顆心安放下來。想一下我們的菜,從廚房炒完端出來,上面已經落上灰塵,只是我們看不見而已。

    4.無需過度焦慮,吃手會自然停止

    有些家長會擔心孩子一直吃手,不會停下來。果果大概在16個月的時候,忽然有一天開始就不吃手,那個時候手上已經吃出繭子,但在自然停止之後很快就消失了。 每個孩子的口欲期時間不一樣,大家真的不要著急,靜靜地等待著寶寶不吃手的那一天吧!

  • 3 # 兜麥麥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問個問題,我們買衣服為什麼總是要用手去摸?我相信你的回答肯定是,摸一下才能知道他的質感和質量呀。並且在我們成人的世界裡並沒有覺得不妥。除了對衣服,對於任何東西我們都是用手去觸摸了才能對他有所認識。

    那對於小嬰兒一樣,嘴巴是他認識這個世界的工具,最早是吃手,小嬰兒吃手一般從拳頭開始吃,然後慢慢的吃到大拇指,這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過程,所以我也不贊同小嬰兒的父母看到孩子吃手就阻撓,這是在阻礙孩子認識這個世界。

    對於小寶寶把任何東西放到嘴裡,只是想感知這個東西的形狀、軟硬程度以及它的質感。這是小寶寶探索世界的一種途徑。

    作為我們父母,只要做到要保證寶寶周圍的東西的乾淨的,那就讓寶寶盡情去認識吧。在寶寶“認識”的過程中,建議父母可以告訴小寶寶“這是方形的”“這個軟的”之類的話語,輔助小寶寶去認知。

    不過作為父母又不能時刻保證周圍東西都是十分乾淨的,那沒關係,我相信小朋友是比較聰明的。比如我們家寶寶在一歲左右的時候,自己把一個廢棄花盆的土刨出來,並且還放到嘴裡嚐了嚐,發現味道並不怎麼樣,所以以後再也沒吃過。

    家長不要太焦慮,也不用太小心,我們的小寶寶都是一個小機靈鬼呢。

  • 4 # 菁媽育兒

    寶寶一出生先學會呼吸,因為沒氧氣活不下去,再學會喝奶,吮吸,因為沒有食物也是活不下去的。

    一天吃十次八次奶,吸吮成了寶寶最經常做的動作,也是寶寶最早的快樂體驗,這種吸吮母乳帶來的快樂體驗,對孩子來說非常的重要。

    也因為寶寶經常吸母乳,所以導致寶寶口腔的敏感度是很高的,當孩子越來越長大,對周圍的事物越來越好奇的時候,他就不僅僅滿足於吸吮母乳了,還他想吸吮其他的東西,想看看這些東西跟母乳吸吮起來是不是一樣的,他想透過嘴巴去感受這個世界,去探索這個世界,去分辨這個世界。

    所以寶寶什麼都往嘴巴里面放,這個事太正常了,那對於家長看到寶寶吸吮手指的時候是不是要阻止孩子吃呢?

    其實這個時候孩子的求知慾是非常旺盛的,家長是沒有辦法用自己粗魯的手段制止來。制止後家長一下沒注意看孩子又會拿起來東西來吃。

    家長要做的事,只要是寶寶能拿到的東西,儘量是乾淨的,當寶寶把這個東西放到嘴巴里面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寶寶體會的東西作語言講出來。

    比如說寶寶吃的蘋果,你可以告訴他,蘋果是酸的。

    比如寶寶拿到了一個梳子來咬,你可以告訴他,這個是梳子是硬的。

    如果寶寶拿到一個麵條,塞到嘴巴,我們可以告訴寶寶麵條是軟的。

    在寶寶的敏感期時引導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民分不到農田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