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針對衛健委釋出的最新傳播途徑包含氣溶膠傳播,請高人指點一二,謝謝!
9
回覆列表
  • 1 # Cayman250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PM,英文全稱為particulate matter(顆粒物).科學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氣中這種顆粒的含量,這個值越高,就代表空氣汙染越嚴重.

    在城市空氣質量日報或週報中的可吸入顆粒物和總懸浮顆粒物是人們較為熟悉的兩種大氣汙染物.

    可吸入顆粒物又稱為PM10,指直徑大於2.5微米、等於或小於10微米,可以進入人的呼吸系統的顆粒物;總懸浮顆粒物也稱為PM100,即直徑小於或等於100微米的顆粒物.

    氣溶膠,又稱氣膠、煙霧質,是指固體或和液體微粒穩定地懸浮於氣體介質中形成的分散體系.一般大小在0.01-10微米之間,可分為自然和人類產生兩種.

    所以有科學家把pm2.5認為是氣溶膠。

  • 2 # 梓峻2020

    什麼是氣溶膠?

    簡單地說,氣溶膠是一些在空氣中懸浮的超小顆粒,這些顆粒還可能引發疾病。

    要了解氣溶膠傳播,有必要先解釋下空氣傳播。

    空氣傳播是泛指易感人群吸入含有病原體的微小顆粒物。隨著檢測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到在說話、咳嗽或者噴嚏時,可以檢測到亞微米、超微米級的更小顆粒。

    由於對空氣傳播認識有這樣的加深,科學家進一步提出氣溶膠(aerosol)的廣義概念:指懸浮在氣體(如空氣)中所有固體和液體顆粒(直徑 0.001~100 微米)。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1/20。雖然PM2.5只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會更大。

  • 3 # 一一生活記

    我查閱了相關資料並對比二者的關係

    PM2.5定義:指大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暫無標準中文名)。雖然PM2.5只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

    氣溶膠(aerosol)定義:由固體或液體小質點分散並懸浮在氣體介質中形成的膠體分散體系,又稱氣體分散體系。其分散相為固體或液體小質點,其大小為0.001~100微米,分散介質為氣體。

    1. 從大小來看,PM2.5更大(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而氣溶膠(大小為0.001~100微米)這兩者是有交叉的地方。

    2.從形態來看:PM2.5是顆粒物而氣溶膠是固體或者液體小質點分散介質為氣體。

    3.從形成關係來看:PM2.5顆粒物的成分很複雜,主要取決於其來源。主要有自然源和人為源兩種,但危害較大的是後者。在學術界的分為一次氣溶膠(Primary aerosol)和二次氣溶膠(Secondary aerosol)兩種。從這點來看PM2.5也是氣溶膠的一種。

    現實生活中氣溶膠的舉例:比如天空中的雲、霧、塵埃,工業上和運輸業上用的鍋爐和各種發動機裡未燃盡的燃料所形成的煙,採礦、採石場磨材和糧食加工時所形成的固體粉塵,人造的掩蔽煙幕和毒煙等都是氣溶膠的具體例項。

    氣溶膠的消除,主要靠大氣的降水、小粒子間的碰並、凝聚、聚合和沉降過程。

    霾是大量極細微的幹塵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0公里的空氣普遍混濁現象,這裡的幹塵粒指的是幹氣溶膠粒子。一般情況下,當能見度在1~10公里時可能既有幹氣溶膠的影響(即霾的影響),也可能有水滴的貢獻(即輕霧的貢獻),且不易區分,所以就被稱為"霧-霾"現象。由於在實際的大氣中沒有氣溶膠粒子作為雲霧的凝結核(或冰核),無法形成霧,所以霧和霾的背後都與氣溶膠粒子有關。

  • 4 # 一根刺老芽

    氣溶膠指的是大氣中的超細懸浮顆粒物,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

    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1/20。 雖然PM2.5只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 在城市空氣質量日報或週報中的可吸入顆粒物和總懸浮顆粒物是人們較為熟悉的兩種大氣汙染物。可吸入顆粒物又稱為PM10,指直徑等於或小於10微米,可以進入人的呼吸系統的顆粒物;總懸浮顆粒物也稱為PM100,即直徑小於和等於100微米的顆粒物。

    有時候,學者也將PM2.5等同於氣溶膠,“所謂的氣溶膠、細顆粒物,其實就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細顆粒物,簡稱PM2.5。”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辦公室主任、同濟大學教授蔣大和表示,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是日常發電、工業生產、汽車尾氣排放等過程中經過燃燒而排放的殘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屬等有毒物質。

    PM2.5的標準,是由美國在1997年提出的,主要是為了更有效地監測隨著工業化日益發達而出現的、在舊標準中被忽略的對人體有害的細小顆粒物。PM2.5指數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測控空氣汙染程度的指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脂肪高的人不能吃什麼?